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謝有溫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釋新
-
謝有溫(1935-2006),號釋新,昭和10年(1935),澎湖安宅人,世代務農。日治時期,全家十口均賴其父親任職軍區技工所得微薄薪資度日。爾後,考取政工幹部學校五期本科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服務於野戰師,飛彈營、澎防部、陸軍航空訓練中心、澎湖縣團管區、澎湖港檢處。歷任連幹事、指導員、營輔導長,團級以上參謀,主任處長、上校副處長兼政戰主任等職。服務軍旅二十餘年,因資績優異,獲頒「忠勤、寶星、景風、弼亮,金甄、陸光」功勳獎章十餘座,並當選國軍第六屆政戰楷模及陸軍第六届最優政戰幹部。
-
民國66年(1977),第八屆縣長選舉時,國民黨內爭取提名的主要人選,分別是當時擔任中興大學副教授並兼任中知青黨職的陳癸淼,以及出身軍旅並曾任澎湖團管區政戰部主任和港檢處副主任的謝有溫。原先從縣黨部、省黨部、到中央黨部的提名小組都支持陳癸淼,但最後提到中常會核定時,當時的參謀總長宋長志力主澎湖的軍事地理環境特殊,故仍應由具軍方背景的人士出任縣長,在無人提出異議的情況下,終使謝有溫獲得提名並且順利的當選。謝有溫能獲得青睞異軍突起,源自廖祖述擔任警總政戰主任視察澎團管區後備軍人時,得知謝有温是政治幹校五期,遂破格以戰地政務需要為由,經當時掌權的王森同意,由參謀總長宋長志在中常會縣長提名會議中,提名謝有温,經黨主席蔣經國拍板定案,順利當選澎湖縣長,並連任成功(1977.12-1985.12)。
-
謝有溫任內的政績,包括征收軍用紅木埕營區改建北辰公有零售市場,帶動市區商機。闢建馬公第三漁港,並填築海埔新生地達一百餘公頃,展開馬公新市鎮的開發工程,完成澎湖第一至第四號線道路的擴建,並委請省公路局保養維護。闢建鄉市中心漁港工程,全面改建各地漁港,帶動漁業蓬勃發展。興建澎湖縣立文化中心、體育館(場),提升文化體育水準。文化中心園區與體育場至今仍然是澎湖縣舉辦各項文化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場地,已三十餘年。協助澎湖一村改建國宅,增進民眾居住品質,辨理馬公市文澳市地重劃。出版《澎湖》、《澎湖設治七百年史》,保存歷史文獻等。謝有溫卸任縣長職務,先後擔任「農工企業、唐榮鐵工廠」兩省營公司常駐監察人,並兼任教師於南亞工商專科學校。
-
謝有温先生育有二男一女,長男謝瑞祥,淡江大學經濟系畢;次男謝光原,東吳大學會計系畢;長女謝孟玲,英國愛丁堡大學國際經濟法碩士,子嗣學養俱佳,任職各行各業,卓然有成。
-
民國70年(1981)7月,謝有溫於觀音亭敬獻「慈雲庇蔭」匾。民國74年(1985)11月,在其卸任之前,內政部公告澎湖觀音亭為三級古蹟,保存澎湖重要的宗教文化。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0-02-22。知識更新|2020-03-1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