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一貫道

〈 層級:第3層分類 〉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一貫道(天道、先天大道)當佛教、耶教在宏法佈道陷入膠著,進入瓶頸,寺院教堂或消失關閉,或門可羅雀時,起步最晚在台灣光復,或在大陸淪陷後才傳入台灣的一貫道,卻道務宏展,佛堂大廟和私人佛堂道壇如雨後春筍般攅露地面,在人口不到十萬的澎湖,卻號稱有信徒一萬以上。從一貫道所訂定道之宗旨可見其端倪:其敬天地禮神明是中國傳統的民間信仰;愛國忠事、敦品勵學以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則為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極致;其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則表明所傳為天道,具有包容性與耶教回教只信仰唯一之真神,具有排他性不同;其借假(肉體)修真(靈性)表明不必出世即可福慧雙修,聖凡兼顧,求今生的福祉和來世的超脫,所以廣為社會大眾接受信仰,茲說明如下。
-
(一)緣起和發展
-
一貫道一語出於論語孔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但宗教上一貫道的意義卻是三教(儒、道、佛)合一,五教(儒、釋、道、耶、回)同源,蓋道先天地而生,道生宇宙萬物,道是真理,在天曰天理,於人曰人性。宇宙的本體是無極,無極即是真理,三教宗派皆由無極一理而生。佛講「萬法歸一,明心見性」道講「抱元守一,修心煉性」儒講「執一貫中,存心養性」。三教傳法不同,而皆以一(道)為本,以心性為入手。一貫道既認為教本同源,萬法歸一,所以認為他所傳的是道理,是性理,而非教化,這是一貫道稱為先天大道(天道)而不能稱為一貫教之因。
-
一貫道認為孔孟以前道在東土中國(指儒道),之後道轉西方(指印度佛教),達摩東來後佛教中國化(禪宗六傳至惠能)老水還潮,道回中國(指宋明理學、道學、儒釋道合一的新儒學)。又稱三代以前道在有徳帝王(指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三代以後道在師儒(指老子、孔孟,魏晉以來佛禪大師,和宋明理學家)今三期末劫道在庶民,道在火宅,亦即在家居士即可修成正果。以往是先修後得(釋迦牟尼佛等),現今大道普傳,經由明師點明天道,先得後修,人人皆可修成聖賢仙佛。一貫道之道脈從達摩始祖經六祖惠能再由白馬七祖到十八代祖張天然,由佛而趨道化,再由道而趨儒化,一貫道因此而深入民間廣為知識份子認同。
-
(二)一貫道在澎湖
-
一貫道在抗戰勝利後更為宏展,但由於十八代祖師張天然殯天與大陸淪陷,一貫道傳至台澎,並分裂為師尊派與師母派,形成互不統屬,各自辦道的許多組線,更因為戡亂戒嚴時期政府為肅清匪諜與台獨份子,一貫道因入道傳三寶不得公開,常被誤以為是涉及政治顛覆活動的秘密組織,外界謠傳是鴨蛋教,是裸體膜拜,道務也因負責傳道的前人常受道考(拘禁拷問)而停頓,經過各組前人的努力,政府與社會大眾對一貫道才有正確的認識。終於在民國77年(1988)3月5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立,內政部發給人民團體立案證書,一貫道才合法化,而各組線才能密切聯繫,全力推展道務。信徒號稱百萬以上,政商名流如吳伯雄、張榮發皆為道親,其勢遠在慈濟之上,道場遍及台灣,遠傳至南亞、日韓、美加。中國文革時禁絕一切宗教,解嚴開放探親後,一貫道又從台灣傳回大陸。其道務宏展有三大原因:
-
1.信仰多元化奉無極(無生)老中(亦即明明上帝)為宇宙主宰,以彌勒佛掌天盤,建立人間淨土世界。奉祀的神佛有佛教的觀世音,有儒教的關聖帝君,在開沙扶乩或借竅時有道教八仙到壇批示訓文。在道義經典上有儒家經書,道家道德經、南華經、清靜經,有佛家心經,六祖壇經等,在信仰與經典上儒釋道合一。
-
2.組織企業化各組有主持全國道務的道務中心(南投光慧道務中心),各區有大道場(如發一組的台南道場濟德宮)各縣有一聯絡中心(如發一,組的宏道壇)各鄉里有私人家庭佛堂,從壇主、講師到點傳師(相當於天主教神父,基督教牧師)都要循序漸進,一步步培訓(如發一組的新民班、至善班、行德班、崇德班、培德班,五年一貫)。各佛堂有仙佛借竅開示的訓文(如善堂之善書)佛堂上課時教唱的善歌本和定期免費寄送道親的刊物(如發一崇德雙月刊)。
-
3.道義生活化
-
一貫道信徒須身家清白,品德端正始能由引保師引進佛堂求道,道壇不准談論政治,道親不得推銷拉保險,招募民間自助會,故一貫道從無敗壞教門之情事。信徒不煙、不酒、不賭、不嚼檳榔,生活儉樸,以彌勒佛為標竿(清口茹素),建立道化家庭。一貫道在澎湖以寶光建德組、發一崇德組、興毅組、常州組、正義輔導組最盛,家庭佛堂一百餘所,其中寶光組六十餘所居半,該組所屬天敕聖宮為一貫道澎湖辦事處,位於西文里97之45號,民國83年落成,每週週三晚寶光、發一、興毅各組在此聯合開辦經典研究班。而呂光文點傳師所領導的發一崇德組,近年來辦了不少社會教化及公益事業深獲佳評,茲摘要敘述如下:(1)民國86年聯合林子珍教學之長生學(氣功),辦理初、中、高三級班程輔導,共10場,約四、五千人。(2)民國88年蕭麗玲講師推動全縣兒童讀經教育,成績斐然。(3)民國91年華航空難事件家屬及救難人員身心復健。(4)擔任澎湖監獄榮譽教誨師,每週週二前往鼎灣監獄宏道,贈閱書刊,使受刑人淨化心靈、改過向善。
-
文字引用|湖西鄉
知識建檔|2025-10-2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