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春節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同義詞彙|正月
-
澎人俗稱過年為正月,狹義的過年到初四,廣義的過年到元宵後,甚至下過春雨,地濕風和後才恢復正常作息。台灣民間的新年歌大致亦符合澎人過年情形:初一場(或早,指早起),初二場(或巧,女婿伴女兒回娘家之稀巧賓客),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下降,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呷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返來拜(歸寧),十三呷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十六拆燈棚。茲就初一開正到初九天公生,敘述如下:
-
第一目|初一「新正」:
-
開正門初一子夜後依黃曆吉時開廳門謂之「開正門」。在廳內燃大炮一門,口唸吉詞:正門一下開,錢財歸大堆。隨即打開廳門,正應了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而後一家大小齊燒香祀神,祭拜祖先,亦即先向神明祖先拜節叩頭,燒壽金、刈金,然後向長輩拜年。因開正門時鞭炮聲ㄆㄧㄌㄧㄆㄚㄌㄚ,如打人聲,成為過年時對人說:「不要讓我開正門」的警語。
-
行香:俗語說:「初一、十五無曆日」,亦即初一、十五不必翻黃曆,一定是吉日,可以補運。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至各寺廟燒香,向仙佛拜節,也為自己和親人祈求新年福祥。
-
拜正賀年:過年家戶皆備甜點,盛於朱漆木盒或九龍盤內,賀客登門時,延至廳內,大家吃甜食,說甜言蜜語之吉祥話,如:「呷甜甜,生後生」、「呷甜甜,賺大錢」、「呷紅棗,年年好」,有携幼兒者互贈以紅包(錢不必多,禮到即可)。
-
舞龍弄獅在台灣或街市古有歕(台音ㄅㄨㄣˇ,吹奏之意)春之俗,是數人小組吹奏吉祥樂曲,賺取紅包的鼓吹隊,湖西鄉間則無。但戒嚴時期,重兵駐守澎湖,過年期間村郊各營區輔導長常率弟兄至民間舞龍弄獅,村民燃放鞭炮,贈以紅包、香菸,軍民同樂,歡度佳節。
-
賭博鄉間賭風盛行,男女老幼皆會,自年前賭到元宵,直到警方取締才收斂,尤以除夕至大年初四為最。昔時祖孫玩翻書,每次賭資幾毛(角)錢,將硬幣放於書頁中,猜拳後,輪流翻書,翻到錢即歸他所有。年輕人玩排七、打百分或麻將,大人玩四色牌或推牌九,尤以牌九輸贏最大,一般牌九是姓與姓村與村互拼,同姓同宗不賭。80年代後澎人生活日益改善,過年赴台出國旅遊者漸多。而往年春節間聞海豚迷霧或魚群凍死,隨即出動圍捕撈拾,足見澎人生性非好賭嗜酒,環境使然。
-
第二目|初二「轉外家」:
-
轉外家即回娘家做客,初二是雙數,是吉數,出嫁女兒由女婿陪伴回娘家,如有子女,岳父母或舅、姨子會贈以紅包,昔時謂「結衫帶」。回娘家未必要在初二,元宵前皆可,如台灣過年歌「十一請子婿」。初二回娘家近者大都趕在午飯前,非過年期間回娘家,貧者可省却不少麻煩。
-
第三目|初四「接神」:
-
舊臘月廿四日「送神」返天述職之灶君與地上諸神,均於此日下降返回人間,各家備牲醴燒金紙和神(雲)馬,燃鞭炮以迎之。俗稱「送神早,接神遲」,送神於黎明前,接神於午後,使家神多玩些時日,多為家人打點。一般各村公廟之接神較晚,亦不統一時間,大底於元宵前,如中西村元宵節,此乃大神或許尚有重大會議,且應較其他小神多遊天界。
-
第四目|初五「隔開」:
-
新年至此日結束,過年時家中堆積之垃圾,可掃出屋外(俗以為過年時不宜掃地,掃地會掃出好運與錢財)。供在案上的春飯祭品亦可撤去,俗以為盛春飯之碗底若有濕氣,則占此年多雨。初五商家開市,燃炮祀神宴客,私人機構大多於是日上班。
-
第五目|初七「人日」:
-
舊時初七稱七元,古人以為天地開闢,上帝創造萬物,首日作雞,二日作狗,三日作豬,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馬,七日作人,故初七為人日,即人之生日,但本省已無此俗,近年來縣退休公教人員協會等民間團體於人日舉辦新春團拜暨慶生會,慶祝人之生日。
-
第六目|初九「天公生」:
-
「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天公即玉皇大帝,為眾神之長,地位最崇高,民間舉凡結婚,做大壽皆先行拜天公。天公生當天凡主神為玉皇大帝者,如白坑玉聖殿要建慶生醮。台灣民間拜天公特別隆重,要頂上桌,用兩張長椅將八仙桌墊高,供素食五果,另鋪設下桌,不必墊高,供玉帝從屬諸神,祭拜五牲粿類,以示位有高下,禮有等差。我澎人不知禮數,不頂上桌,亦不加下桌。拜天公要行大禮,燒「天公金」,將天公金,摺成元寶形,供玉帝享用。同時燒「保命錢」,趁玉帝生日龍顏大悅時向他祈福求好運。舊俗是日不得晒女褲、倒便桶,以示尊敬。
-
資訊引用|《湖西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2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