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仔尾有
港元寺和
真靈殿兩座廟宇,
鼎灣村也有
開帝殿與永安宮,兩村寺廟皆保持「交陪」的關係,每年於
元宵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辦兩村的聯合繞境
鎮符活動,祈求社里的平安。
-
鼎灣和
許家兩村每年的「繞境
鎮符」活動,究竟起於何時?已不可考。日治初期,日本的治台政策對台灣的傳統信仰,採取舊慣溫存的態度。已故的
許保富先生,生於
1911年,其生前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
大正年間與昭和初期,兩村的遶境、
犒軍與
鎮符儀式並未受到禁止。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深恐台灣人民與中國人的歷史淵源與民族情感影響中日戰爭,乃積極展開皇民化運動。皇民化運動雖然採取嚴格又激烈的手段強制神宮大麻、正廳改善、寺廟整理等運動的推行,然而由於各地方步調不一,寺廟整理的效果有別。澎湖廳在不立任何政策方針下,沒有任何具體措施。然而,兩村聯合
鎮符(以下簡稱合鎮)的活動,在二戰末期也被迫暫停,唯有初一、十五
犒軍活動,仍由
鼎灣開帝殿的小法偷偷協助進行。
-
二次戰後,
鼎灣、
許家兩村再度恢復繞境
鎮符的活動。在
元宵節當天夜晚,擲筊選出新任的
鄉老與頭家之後,隨即與
鼎灣鄉老聯絡展開籌備工作。繞境
鎮符當天一大早,村中的小孩就到廟埕爭搶旗隊的旗幟,對孩童而言能參與繞境活動,除了沿途更有各式各樣的飲料可以享用,也是一次冒險與遠足的快樂旅行。家家戶戶也早早準備香案,迎接神明的蒞臨;也用心準備豐盛的「點心」,加誌米粉湯、鹹粥、麵厚仔等等不一而足,抬放到廟宇的西廂,招待所有參與繞境隊伍的成員。繞境隊伍在
真靈殿的廟埕集合完畢後,聽候神諭朝
鼎灣出發。隊伍出發的順序大致為鼓樂隊-旗隊-玄天上帝轎班-觀音媽轎班-許府真軍轎班則殿後。隨香的信眾則在對伍兩側,沿途經過的家戶,鞭炮不絕於耳。
-
許家合鎮的隊伍經
203縣道轉右側11號鄉道進入
鼎灣開帝殿廟埕,雙方互以
踏涼傘致意,
許家村三頂神轎陸續在廟埕趨轎,表達客神對主神的敬意。
鼎灣的
鄉老手捧
開帝殿神明列於
開帝殿兩側,迎接
真靈殿與
港元寺諸神祗蒞臨,隨後一一進入殿內就座,行禮如儀並稍作休息。在合鎮的儀式舉行前,
鼎灣村民亦以最誠摯的心意,招待
許家村的隊伍享用「煮點心」。
-
用完點心之後,以
鼎灣的
開帝殿為起點,兩村合鎮儀式正式開始。神轎所經過的道路,各家門口擺設香案,提供飲料茶點,燃放鞭炮。兩村合陣隊伍繞行穿梭
鼎灣聚落內外,經過營頭時,則由乩童以其鮮血重新安營
鎮符,賦予營頭新的神力,以抵禦鬼魅邪穢的入侵。
鼎灣村遶境安營的路線是依東、南、西、北、中營的順序進行,到達永安宮時則以驅轎致意。沿途經過公設的石敢當、劍牌、登香台地點,也重新師法並綁上紅綾。
-
兩村的轎班在
鼎灣安營
鎮符完畢後,再沿
203號縣道南下
許家村。過去
許家村先安東營,接著連續安路關竹符(將軍公),安南營,再轉進入村內,安中營,然後穿過
頂社和
下社交界處
港元寺前,趨轎致意。隊伍繼續北上,依序再安石符、安舊中營、安北營、安西營,最後到達
許家村的
真靈殿廟埕前「驅轎」,
真靈殿的
鄉老手捧眾神列隊於廟埕,恭請
鼎灣開帝殿眾神入殿休息,招待參與合鎮的所有人員。
-
下午一時半過後,
許家村的轎班隊伍,陪同
鼎灣村的轎班隊走到
203縣道途中,兩村轎班、涼傘,在互相致意後,各自打道回府,結束一年一度兩村聯合「繞境
鎮符」的活動。
-
民國80年代以後,兩村均因人口外流嚴重,故安營
鎮符的日期選在
元宵節後的星期日,以配合軍公教人員及學生放假,共同參與此項宗教活動。
許文永先生擔任村長期間,也常商請當地的飛彈部隊,協助抬轎。
民國94年(2005),
許家村因營頭乏人祭祀,遂將五處營頭集中於一處。此外,沿著
203號縣道則以
五營將軍三十六官將的名義設置「路關」,藉以保護村莊或行路人的安全。
許家村近十餘年,聚落隨外移人口不斷朝203線道東側擴張,
鎮符的路線也隨之改變。
中寮代天宮於
許家村真靈殿改建落成時,也加入「繞境
鎮符」的活動,增添了熱鬧氣氛。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3-11-09。知識更新|2024-06-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