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烏崁農漁業發展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烏崁聚落西北的大城山(今拱北山)以東及以南,都有廣闊的旱田,自古農業就相當發達。東方沿岸地形平坦,以沙岸為主的海岸全長約2公里,多沙礫底質,沿岸水深約10公尺左右,15公尺等深線距岸邊約1.5公里,很適合從事船底拖網漁業,雖然沒有方便漁船靠泊的港澳,漁業卻相對的興盛。據說烏崁清朝時期就有焚抄網漁業及鯛魚延繩釣漁業,日治以後又引進曳繩釣漁業及鰆流刺網漁業。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烏崁的居民有120戶、733人,其中專業及兼業的漁民共有615人,是林投澳(當時烏崁屬於林投澳隘門區)各鄉之中漁業僅次於良文港(今湖西鄉龍門村)的聚落。共有17艘漁船,主要從事曳繩釣(11人)、流刺網(13組)及雜魚船曳網(14組),全年的漁獲總值約780圓。當時烏崁有168.25公頃的耕地、耕牛59頭、豬388頭,平均每戶擁有1.40公頃(50,000栽)的旱田,養2.6頭豬;每2戶有一頭耕牛,可見農業也相當發達(古閑義康1917b:43-44)。
-
昭和5年(1930)烏崁的人口有126戶、817人,其中有71人從事漁業。主要的漁業還是鰮焚寄網(3組)、鰆曳繩釣(21人)、鰆流刺網(12組)及雜魚船曳網(12組),漁業收入每年平均最低30圓,最高約100圓。當時烏崁每戶每年的平均農業收入約在20到50圓之間;全聚落的耕牛增加為91頭,平均每1.4戶有一頭牛,豬增加為412頭,平均每一戶養3.3頭。居民主要是靠漁業維生,農業的收入只是輔助性的經濟來源,漁業加上農業的收入大多可以供應一個六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澎湖廳1932:96-98)。
-
戰後初期烏崁的漁業仍然相當發達,民國38年(1949)約有17組焚寄網,據說有時候一個晚上就可以抓到上萬斤的鱙仔魚或鰮魚,漁獲多賣給同聚落的魚灶加工,有一些婦女也因此多了一份幫忙煮魚或曬魚的臨時工作(照片4-1、4-2)。到民國70年(1981)因為漁產量驟減,小型漁船獲利有限才逐漸被淘汰(楊金燕1998:36)。民國六○年代以後烏崁從事農業的居民雖然也逐漸減少,少數繼續業農的人則朝精緻農作轉型,逐漸打響了烏崁高麗菜的名號,到目前為止204號縣道以西的許多菜宅都還有人在耕作(照片4-3)。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九輯|興仁里烏崁里
知識建檔|2024-11-2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