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姓開基始祖為鍾龍。《
小池角鍾姓族譜》載:「始祖鍾龍,生於明光宗泰昌元年,卒於
康熙30年(
1620-
1691)。」推判鍾龍永曆初期自漳州海澄徙澎。鍾龍傳鍾旺、鍾讚、鍾再三子,即今
小池角鍾氏
三房。
-
在
小池角鍾家算是旺族,鍾氏族人與
呂氏毗鄰而居,聚居於社中大
頂寮的小區域。其中居於
頂寮(頂厝)的為大房和
三房;二房則居於
頂寮(下厝),另有兩間位於小
頂寮,「如意居」居其一。
昭和時期小池角鍾氏有三合院22間,包括頂厝15間(今
池東村18-26、30、32、33、34、36、51號)、下厝5間(今
池東村52-53、60-61、63號)、小
頂寮2間(位於大
頂寮南邊,今
池東村78、79號)。
-
鍾家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在
小池角諸姓中,鍾家裔孫擔任教師和高學歷的特別多。目前除大房有鍾邦統老師、鍾邦九法官、鍾慶城科長(
西嶼鄉公所);
三房有鍾忠孝檢察官外;二房子孫以鍾如瑶校長這一家族特別突出。鍾如瑶校長的曾祖鍾氏8世祖鍾懷(淮),鍾懷兄鍾建,傳二子,長男
鍾鮔日本時代為
西嶼庄庄長,次男鍾樟係
小池角殷商,其女鍾麥,嫁與
小赤崁人
呂清樂校長,外孫呂伯欣曾任
澎湖醫院院長。鍾懷出生在大
頂寮下厝的二房祖厝(今
池東村60號),因經營透西船,從事澎廈之間貿易,薄有家產之後,乃自立門戶,選擇小
頂寮的山坡地,建立新厝(今
池東村78號)。鍾懷傳子鍾錫(色),鍾錫從事
麵線製作,生奇偶、奇碧、奇敏、奇寅、奇萼、奇芳六子。其中奇寅未婚早逝、奇萼無傳、奇芳二戰時期被日本政府征調服役,戰亡爪哇島。其餘三子,長男奇偶生如琢(銀行經理)、如磨(國小校長)、如松(教師)、如周(鐘錶業)四子;次男奇碧生如瑤(國小校長)、如孟(教師)、如超三子;三男奇敏生吉雄(成大畢業)、吉慶兩子。由於兒孫眾多,鍾錫後來又在舊居旁另建新居,即今如玉居所在(今
池東村79號)。鍾錫過世後,由長男奇偶、三男奇敏承繼78號舊居,次男奇碧、五男奇萼承繼79號新居。惟今鍾家年輕一輩皆學成旅外(醫生有如磨之子鍾逸鴻、如瑶之子鍾玄夫,工程師有如周之子鍾逸呈、鍾逸甫兄弟),78號舊居三合院古厝仍存,已無人居;裔孫鍾如周於屋前另建洋樓開設「周至鐘錶店」;79號三合院今已拆除,由鍾如瑤校長改建二樓洋房,即今鍾家如玉居,鍾校長過世後,由夫人莊玉戀老師獨居。
-
昔日
小池角鍾氏族人每至
清明、
冬至則群聚成年人丁,由各家輪番祭祖宴享族人,男丁長成須納丁口錢入丁;另鍾家留有田產出租族人耕種,收取租金,
清明日族人可預借「祖業公基金」,隔年繳納少許利息,連本帶利清還。今尚保存「人丁簿」、「租菜冊」、「雜記簿」、「潁川堂鍾氏族譜」等數冊,足證鍾氏家族緊密的宗族觀念和凝聚力。
-
按澎島尚有
大池角社鍾姓,其始祖鍾仲,康熙中期徙澎,傳數代後無以無繼,今由同屋傅氏子孫承嗣;另有
竹篙灣社始祖鍾允棟,乾隆晚期遷澎。據《姓苑》載:鍾與鐘同,鐘氏係因筆誤,誤為鍾氏,今戶籍區分為二。考澎島網垵、
東嶼坪、
東吉諸社鐘氏係同一先祖,其始祖鐘公約在
康熙年間徙入網垵,後分支
東嶼坪、
東吉,始遷祖名諱不詳。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19。知識更新|2024-11-2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