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宋元以前的人口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根據目前考古學家在澎湖群島所發現的粗繩紋陶文化細繩紋陶文化、以及素面紅灰陶文化等三類史前時代的文化,可以確定早在距今5千年前左右,已有原住民生活在這一塊土地上。至於澎湖何時開始有漢人居住,唐施肩吾題曰〈島夷行〉的詩句,最為研究臺灣歷史學者所引述:「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年少學採珠,手把牛犀照鹹水。」然該詩內容是否指澎湖島嶼而言,近世爭議甚多,因此澎湖至唐末已有漢人住民這一說法,仍被存疑,甚至被否定。惟近來新的考古成果顯示,漢人可能在唐末或唐宋之際即已經前來澎湖開拓;據臧振華對位於白沙島講美村蒔板頭山遺址發現:「從蒔板頭山遺址的層位看來,這個遺址包含好幾個文化層,即下部包含了兩個史前文化層,上部包含了兩個歷史文化層。在上部的兩個歷史文化層中,下層的年代相當早,根據碳素十四測定在西元9世紀左右,上層年代根據碳素十四測定大約在南宋時期,即西元1千2百年左右。⋯⋯從蒔板頭山兩個歷史時代文化層裡面所出土的考古紀錄,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型態。下層的文化內容單純,是比較臨時性、小規模聚落;到了上層很明顯有了定居聚落。⋯⋯漢人可能於唐朝末年以後開始來到澎湖,最初只是把澎湖作為一個臨時的漁業基地,到了南宋的時候,才開始有人在這裡定居。」陳信雄則再根據其所發現的大量瓷器,證明五代十國時期澎湖可能已有漢人在活動。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三)|人民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