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報到,帶給家族的喜悅和影響是深遠的,因此,因應新成員的加入,許多活動的進行也隨之而來,從祭祀稟報神明祖先,週知親友分享喜訊,為小孩做各個階段儀式,不一而足。
望安各地雖然喜悅一樣,但保留和重視的環節卻有地區性的差異,很能呈現在地的特色。
-
1|做十日
-
首先新生兒出生10天,要「做十日」,以糖糕、油飯、雞蛋酒(將
麵線煮好,上置剝去蛋殼的水煮蛋,再以酒淋其上,稱為雞蛋酒),來拜天公,拜完天公後拜神佛,接著拜祖先,供品由同一批隨著祭拜對象移動即可。
將軍村的習俗,除此之外,過去家中剛生下新生兒,家裡是不可以刮鼎的(鼎即是過去櫥房灶上炊煮食物飯菜用的大鍋,它在炊煮過程中,每隔一段時日,得取出將鼎背上的灰垢刮除乾淨,才能節省薪柴燃料和快速煮熟食物),必須等到為新生兒完成「做十日」的儀式後,才能恢復日常一般的刮鼎工作。同樣怕隨意移動家裡的東西,會「動到小孩」,因此,也不可「破(劈)柴」,必須等到新生兒
滿月後,再劈斬薪柴才不會傷到小孩子,這是
將軍村過去一直保有的習俗。
-
2|剃頭
-
同時
將軍村會在新生兒出生20天時,進行剃頭(剃胎毛)的儀式,首先撿來一顆圓形的石頭,與雞蛋由阿嬤或女性長輩取來在小孩頭上滾動,滾完後,即可剃頭,同時唸「雞卵(蛋)身、鴨卵(蛋)面、一蓋(次)剃、一蓋(次)新」,象徵和期待小孩日後頭殼硬朗和身體健壯,每一次剃頭就彷彿又長大有新面目示人一樣。不過,近來年輕的父母已漸漸捨棄此傳統的習俗,剃頭也漸改成
滿月時進行了。
東嶼坪用雞蛋和卵石為新生兒滾過頭後再剃髮習俗與
將軍村相同,但時間點卻是在
滿月時進行。
-
望安島上各村已無「做十日」和「刮鼎」的「古早例」,至於剃頭換胎毛,則選擇在
滿月時進行,當地人認為要在
滿月時剃頭換毛,小孩日後比較不會頑皮做怪,會較「好育飼」(好照顧),大人也不會因照顧而過度勞累,小孩更會因為換了胎毛而變得卡水,比較好看漂亮。
-
同樣在
滿月時剃髮,
花嶼人卻有不同的考量,由於
花嶼的孕婦多搭漁船至
馬公待、生產,做完月子後也多是搭漁船回
花嶼,因此
滿月時小孩必須剃頭,這樣「穢氣」才不會煞到漁船而影響漁獲。同時
花嶼人虔誠的信仰態度,一致認為胎毛剃掉乾淨了才可入廟,免生對神的不敬。
-
3|
滿月-
滿月時,依例要煮油飯和紅蛋來祭拜神佛與祖先,事後並分送給親友,尤其是當作給親友在做月子期間,前來探視和贈禮的回禮。
望安島上,過去送紅蛋的數量還藏有玄機,若期待下一胎生女兒,則送兩顆紅蛋,若願生男,則送三顆。
將軍村小孩
滿月時拜拜的程序和供品則和「做十日」時完全一樣,所拜之物也是糖糕、油飯和雞蛋酒,
東嶼坪則只拜油飯。
-
滿月除了拜神佛祖先和分送紅蛋油飯外,
花嶼還保有「叫
滿月」的習俗,所謂的「叫
滿月」,就是外婆家看好日子,邀請外孫
滿月後,由「女兒帶著小孫子」回外婆家,當地習俗同時送紅蛋、油飯、豬腳給外婆,外婆則回送長壽麵、糖、金飾(方形的戒指)等禮品給外孫。通常「叫
滿月」只在頭一胎時進行,而且不論男女,第二胎之後便不再做了。但如果連續生了多胎孫女後,才生了外孫,這時也會再度「叫
滿月」。
水垵村有類似
花嶼的作法,外孫前往外婆家作客,但並無「叫
滿月」之名。
-
4|收涎
-
「收涎」是在四個月時進行,但有些村落、有些人家並不作此儀式。「收涎」當天要準備油飯和光餅來拜家中神佛和祖先,
將軍村的習俗則特別製作12個紅龜來祭拜。之後將串成串的光餅套入小嬰兒的脖子,掛在他的胸前,由祖父母或父母帶頭取其一在嬰兒口唇嘴角輕抹,並唸吉祥話如「收涎收離離,明年招小弟」等,來祝福他收涎(收口水,意謂不再隨時淌滴口水)快大,從此更像大小孩般健康成長,在明年招來小弟等。之後其他親友接續著為其收涎,既是祝福也是添增熱鬧,光餅隨後即食用。「收涎」完畢,講究的人家會取來飯菜,並夾起其中數樣菜色輕抹嬰兒的嘴唇,或唸吉祥話,祝他有口福,長大能「吃通四海」等等,此即為「開噙(嘴)」,日後便可在餵奶之外,逐步酌量餵食食物,讓小孩的成長漸漸融入家庭生活中。
-
5|度脺
-
在小嬰兒成長至週歲時,已經經歷7個月學坐,8個月學爬行的「七坐八爬」,牙齒都長了幾顆,也在進入站立學步的階段,正是活潑可愛好動的時期,習俗上,孩子長至週歲這天,必須要準備油飯、米糕來拜家中神佛和祖先,將這喜訊稟告給祂們知道。
-
度脺(週歲)這天,還有一個為小孩辦理的重要而有趣的活動,叫「抓週」或「試週」,一般稱「做度脺」,即在大廳內準備一個竹篩子或(上面一個竹,下面一個敢)子,內置秤子、書籍、雞蛋、餅乾、算盤、毛筆、尺、印章和小型的農具工具等物,吸引小孩在另一側爬行過來抓拿,視他拿取的物品來判斷他的興趣,和日後發展較有成就的領域,通常如果拿書,則視為日後「會讀書」,拿算盤即是會算、數學比較好等。抓週過程中,家中所有長輩、大人、小孩圍繞著爬行中的小孩,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和將拿取何物。這時,全場焦點的小孩則特別興奮好動,一頻一笑和不按牌理出牌的舉動,常博得滿堂歡笑聲。
-
過去,在
望安地區有些村子還會做「度脺龜」來拜天公,所謂「度脺龜」,即度脺時特別製作的紅龜,它形似
冬至拜拜時用的紅龜,但還要大些,拜完後要分送親戚朋友和「厝邊頭尾」(鄰居),一家一個給大家「呷平安」。
-
資訊引用|《
望安鄉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2。知識更新|2017-11-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