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NASA/EOSDIS衛星雲圖影像。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諺語早年流傳於閩粵沿海與臺澎各地,用來形容臺灣早期移民橫越海峽的危險艱難。
-
由於臺灣海峽的水流湍急、季風強勁,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暖水和黑潮支流由南向北流,海面上主要吹西南風;冬季則有中國沿岸流由北往南流,海面以東北風為主,形成風急浪高的天險。另外在澎湖與臺灣之間,還橫亙著澎湖水道,當地的海底地形北窄南寬、深度變化明顯,湍急洶湧的黑潮支流在此北上,成為航海者的另一道考驗。
-
明、清以降,漢人陸續渡海來臺開墾,但當時科技畢竟不比現代,帆船時代的船隻,僅以木板為材料、以風力(風帆)與人力(槳、櫓)為動力,面對流速湍急、風強浪高、季風分明的臺灣海峽,稍一不慎就會發生船難,想安然橫渡並不容易。
-
因此,當時先民不但將洶湧奔怒的臺灣海峽喚作「黑水溝」,將澎湖與廈門之間稱為黑水溝的「大洋」、澎湖與臺灣之間叫做黑水溝的「小洋」,更從此口耳相傳,留下「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經驗之談,意思是:
-
十個從中國沿岸航向臺灣的人裡,恐怕有六個連到都到不了,半途就船毀人亡;一個或因不敢繼續冒險、或因無法橫渡風浪,只好眼巴巴的折返回頭;最後只剩下三個能平安抵達對岸,在新天地展開另一段人生。
-
由此不難看出早年先民橫渡臺灣海峽,確實像是鬼門關前走一回的冒險。
-
文章作者|吳令丞
-
影像來源|編輯、提供:中央氣象局鄭明典主任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海洋泛舟固畏風,又甚畏無風。大海無櫓搖棹撥理,千里萬里,只籍一帆風耳。自大放洋,初渡紅水溝,再渡黑水溝。台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處。海水正碧,溝水獨黑如墨,勢又稍窪,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時時以楮鏹投之,屏息喘喘,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洩視之。然二溝在大洋中,風濤鼓浪,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於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登鷁尾高處憑眺,祗覺天際微雲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鏡中。

裨海紀遊 / 郁永河|


「黑水溝為澎、廈分界處,廣約六、七十里,險冠諸海。其深無底,水黑如墨,湍激悍怒,勢如稍窪。舟利乘風疾行,亂流而渡,遲則波濤衝擊,易致針路差失。 按: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臺、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深無底。大洋風靜時尚可寄椗,小洋則不可寄椗;其險過於大洋。此前輩諸書紀載所未及辨也。」

續修台灣縣志 / 薛志亮|


黑水溝有二:其在澎湖之西者,廣可八十餘里,為澎、廈分界處,水黑如墨,名曰大洋;其在澎湖之東者,廣亦八十餘里,則為台、澎分界處,名曰小洋。小洋水比大洋更黑,其深無底。大洋風定時,尚可寄椗;小洋則不可寄椗,其險過於大洋。此前輩諸書紀載所未及辨也。


至雲水至澎湖漸低,黑水溝自北流南,亦誤。又「漳州府志」云:『溝水分東西』,未詳考。蓋台海潮流止分南北,潮時北流較緩,汐時南流較駛。澎島在廈門之東南,乃渡台標准;但無高峰,不可遠望。過溝時,針路指定東南,船稍近北,雖不見澎島,猶可見台北諸山。苟為南流所牽,則徑出南路沙馬磯頭之下,無島嶼可望,不知台灣在何方矣。故黑水溝中,值靜風潮漲,可隨流;潮退,必懸椗停舟。非畏萬水朝東也。按退榖又力辨「稗海紀游」、「赤嵌集」弱水之說,皆非無理。今乃存群說,以備參考。


放洋全以指南針為信,認定方向,隨波上下,曰針路。船由浯嶼或大嶝放洋,用羅經向巽巳行,總以風信計水程遲速;望見澎湖西嶼頭、貓嶼、花嶼可進。若過黑水溝,計程應至澎湖,而諸嶼不見,定失所向,仍收泊原處候風信。由澎湖至台灣,向巽方行,近鹿耳門隙仔,風日晴和,舟可泊;若有風,仍回澎湖「赤嵌筆談」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