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張忠義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張忠義(1912-2007),望安鄉中社村花宅)人,字武綱,號讓智,由於是長孫,甚得祖父母鍾愛,自髫齡起即由祖父啟啓蒙,習讀四書、五經等,奠下深厚漢文基礎,至9歲時始入望安公學校就讀。
-
於同校高等科畢業後,考入廳立澎湖水產專修學校學習,18歲時以成績名列前茅畢業,深得日籍校長器重,適逢臺灣總督府於昭和4年(1929)11月在所屬殖產局設立「臺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並分設臺南、基隆兩支場,於是張氏乃獲薦舉至高雄州水產試驗場服務,擔任雇員。翌年,調派恆春調查站(即今設於屏東墾丁後壁湖之水產試驗所)服務,昭和8年(1933),因工作表現優異,榮陞主任。然因其責任感甚重,積極從事各項水產調查、研究工作,終致精神與體力均不勝負荷而生病,因在恆春鄉下交通及醫療條件不佳,衡量當時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得已乃辭職返鄉療養。
-
待其身體康復後,卻失業在鄉近一年,後來其就讀望安公學校時之恩師莊東聞其困頓,便指引其赴臺南於「國語傳習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前身)特師班受訓,昭和11年(1936)結業,分派望安公學校服務。
-
民國34年(1945)臺灣光復,張氏接任東吉國民學校校長。民國39年(1950)又奉派擔任望安國民學校水垵分班籌備工作,擔任主任。後再調回望安國民學校民國41年(1952),因念及子女將來的教育問題,乃辭去教職,舉家遷住高雄市。
-
張氏雖辭教職,然因其原有南師特師資格未喪失,故在高雄順利謀得教職,先後調派河濱、旗津國民小學教師,至民國62年(1973)2月辦理退休,計擔任國小校長及教師共38年。
-
鑒於日本時代末期日本政府為其戰時政策需求,嚴令住民將祖先墳地遷移讓出,張氏乃於臺灣光復後特敦聘江西風水師勘地,重新整修祖墳。又鑒於花宅張姓自先祖自西元1624年播遷以來,未有族譜,便費了10餘年苦心,於民國46年(1957)年輯成《澎湖縣八罩島張姓族譜》,並在民國53年(1964)集資刊印,分贈族親,此族譜又於民國81年(1992)增補完成。
-
張氏於教職退休後,積極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曾擔任高雄市澎湖同鄉會會員代表、理事、常務理事等職,並與同好組織「三民公園曙光早操會」、「福祿壽歌友會」。民國79年(1990)參與創辦高雄市張廖簡宗親會,獲贈予「創會會長」榮譽職。張氏天性仁厚,樂善好施,民國56年(1967)以救人溺水事蹟,榮獲好人好事表揚。民國71年(1982)當選高雄市模範父親(其夫人陳蝴蝶也於民國79年當選高雄市模範母親),民國86年(1997)當選模範老人。
-
資訊引用|望安鄉志(上冊)
知識建檔|2021-12-02。知識更新|2024-06-2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