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承質澳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高拱乾《臺灣府志》提及承質澳,應是指今日的月鯉灣:
-
「一曰承質澳,在大嶼之南。越而西,有湖內澳。此處惟十月至三月波浪少平,亦可以寄泊;四月至七月,則洪濤不測,雖土人罕至其處」。
-
由於七美於明代曾有居民定居,清代才被官方強制遷往八罩,即蔣毓英《臺灣府志》(1685)所說:「南嶼橫里餘,直二里,亦名大嶼.偽時民居稠密,今俱移在八罩嶼」。因此承質澳的地名,於康熙年間還被官方所記錄與使用,但隨著居民移往八罩,加上官方禁止民人於七美活動,故該地名消失於現今七美人祖先的記憶裡,故無法得知承質澳名稱的由來與發音。
-
但從承質澳於大嶼南邊,又越而西,有湖內澳,此湖內澳應是指今日的南滬港,從日本時代地圖可看出,該地地形有如同石滬般有伸腳於灣澳外而得名。且十月至三月波浪少平,意即該處於冬季時船舶停泊可避北風吹拂,反觀夏日因偶有南風,加上該處多為礁岩,並無法像月鯉灣便於船隻停泊,反而容易觸礁。因此承質澳即今日月鯉灣,自明代以來原就是當地居民最便於利用的灣澳。
-
作者|陳英豪(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知識建檔|2017-12-12。知識更新|2024-10-0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一曰承質澳在大嶼之南。越而西,有湖內澳。此處惟十月至三月波浪少平,亦可以寄泊;四月至七月,則洪濤不測,雖土人罕至其處。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承質澳在大嶼之南。越而西,有湖內澳。此處惟十月至三月波浪少平,亦可以寄泊;四月至七月,則洪濤不測,雖土人罕至其處。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承質嶼〈在大嶼之南。距媽宮澳水程八十里。其西有壺內澳。冬春之間,波浪少平,可以寄泊。夏秋洪濤不測,舟楫莫至。〉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承質澳:在廳治南水程一百里。越此而西,有壺內澳;冬春波浪少平,可以寄泊。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