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清代澎湖的僧尼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清代澎湖的僧尼
-
有關清代澎湖的僧尼與佛寺,約於乾隆8年1743年)以後刊行的第一本專寫澎湖的地方志書《澎湖志略》提及:澎湖無佛寺,故無僧尼。惟火居道士,皆應教事祈禳,無住廟清修者。然,媽宮觀音亭早於康熙35年(1696)由遊擊薛奎創建,且於乾隆29年(1764)有重修紀錄。乾隆36年(1771)左右成書的《澎湖紀略》亦言:澎湖無僧尼寺觀。自1696年1771年的七十餘年間觀音亭有無僧侶住持,不得而知,或許也因無僧尼而不被視為佛寺。
-
乾隆42年(1777)謝維祺履新任澎湖通判。以城隍佐理陰陽,乃捐俸銀改建城隍廟。臺灣府知府蔣元樞也捐俸助醵,澎湖人士亦隨心捐助,乾隆44年(1779)落成。於此幾乎同義時間,澎湖通判謝維祺與台灣知府蔣元樞、船戶及廈門郊行役共同捐募興建西嶼塔燈謝維祺於<建修西嶼塔院落成碑記>言及:澎湖自來無僧,今既建城隍廟,延僧住持;而西嶼塔院又不可以土民職掌,遂屬僧人分司其事。準此,澎湖的首位僧侶因興建媽宮城隍廟而由官方延聘僧侶助住持管理,並一同執掌「西嶼塔院」。之所以稱為西嶼塔院,蓋因燈塔內奉祀石觀音與12羅漢諸神,燈塔前有天后宮。由官方建立的寺廟或機構,由官方延聘僧人掌理,避免落入地方人士的掌控,衍生不必要的麻煩。
-
道光12年(1832)澎湖大饑,周凱時任興泉永道,奉旨查賑。在澎湖期間,周凱有詩<贈媽祖宮住持轉文>吼聲如虎耳堪憎,三月春風冷似冰。且向參寥烹活火,暫同無本說初乘。蓬瀛東去茫無岸,法相西來只此僧(澎湖只此一僧)。我欲燈前證因果,打包何日解行縢。此位澎湖惟一的住持僧,當時不在城隍廟而是在天后宮,也可能又是官方延聘於天后宮,分司城隍廟的狀況。清代,民間寺廟,延聘僧人主持的現象在臺灣所在多有,如臺南水仙宮、台北天后宮、屏東南州北極殿等。
-
道光癸卯年(1823),施公伺重修。海壇右營戌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道光25年(1845)劉元成購瓦店,以月租充為天后宮香油費用,而由住持僧勒石留念,住持僧法號為「信昭」,劉元成也自稱壇越主海壇監生劉印元成。於此同時,劉元成亦買瓦店一座,助觀音亭佛祖香油,碑石立於觀音亭廟庭。
-
觀音佛祖,是佛教的神祇,觀音亭也因此帶有佛教的色彩。活躍於道光、咸豐年間林孝西嶼人。住媽宮澳觀音亭,長齋奉佛。晚年往普陀山禮佛,歸仍居觀音亭誦佛號不輟,但未下髮。從林孝的生平略知,觀音亭在道光以後,成為出家人或齋公在此掛單,持齋禮佛的寺院。然觀音亭仍然帶有民間信仰的性質,而非純正的佛寺。故道光6年(1826)蔣鏞觀音亭東側廂房創建龍神廟。
-
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澎湖之役,觀音亭毀於戰火,廟內羅漢、鐘鼓等文物或被劫掠、買賣而佚失。《孤拔元帥的小水手》一書亦言及:「法國的軍官熱愛中國木偶、中國畫。最妙的是這個國家的神父,也就是和尚,親自把自己的神都帶過來賣」。小水手所指稱的和尚是指真正的僧人,或是寺廟的廟公管理者不得而知。
-
從乾隆中期至光緒末年,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澎湖依舊僧僅一、二,尼姑無之。凡送葬佛事,仍以道士主之。各宮廟的乩童與法師,仍是求神問卜的主流。至於齋教,媽宮已有太和堂澄源堂,隸屬於先天派。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3-18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