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文化
族譜
劉姓
望安鄉
水垵村
水垵村族譜
───
水垵劉姓
望安鄉
水垵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劉姓開基始祖劉公,因開基祖牌不知置於何家,故名諱不詳。
日本時代
、明治39
(1906)
,
水垵澳
、
水垵鄉
戶口調查簿載:
水垵鄉
劉姓共7戶,其中,戶長生於道光年間者3戶,分別為劉運(生於
道光15年
,1835)、劉箭(生於
道光18年
,1838)、劉芳(生於
道光19年
,1839);劉運父劉章(約生於
嘉慶13年
,1808),劉箭父劉從礼(礼約生於
嘉慶16年
,1811),劉芳父劉光倚(約生於
嘉慶17年
,1812)。
-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
水垵村
劉氏裔孫,居有三合院古厝5間(今
水垵村
30、46、59、88、120號),推判劉氏在乾隆年間,已繁衍數房。
-
中社村張氏
《澎湖縣
八罩島
張姓
族譜系統表|
水垵
支系》載:
水垵
始祖張公(名諱不詳),生於
康熙47年
,卒於
乾隆47年
(
1708
-
1782
);始祖妣劉?生於
康熙55年
,卒於
乾隆35年
(
1716
-
1770
)。由此《
張姓
族譜》所載,知劉?生於
康熙55年
(1716)
,推判劉氏,最晚在康熙晚期,已徙入
水垵
。現任
澎湖縣政府
秘書長劉丁乾,係
水垵
劉氏裔孫;其口述曾聽聞先輩言,始祖係由金門,徙來;現仍居
水垵村
的遠洋漁船退休船員劉福治,亦係
水垵
劉氏裔孫。按
望安鄉
劉氏村落,尚有
花嶼村
、
東安村
、
將軍村
、
東吉村
諸村;其中,
花嶼村
開嶼始祖劉公(名諱不詳),乾隆中期,自
水垵村
,徙
花嶼
;
東安村
、
將軍村
、
東吉村
三村同一支系,其始祖劉公(名諱不詳),康熙年間,自金門,徙網垵;乾隆年間,裔孫分徙
將軍村
、
東吉村
二村。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載:劉氏,帝堯陶唐氏之後,受封於唐(今河北.唐縣);裔孫劉累以能擾龍(養獸專家),事夏后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杜伯子隰叔奔晉為士師,因官命氏,故又更為士氏;孫士會適秦,後歸晉,子孫留秦者,遂以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即祁姓之劉。劉姓之先,自五胡亂華之後,蜀漢先主劉備次子劉永之裔,始遷江南。至唐末僖宗乾符二年(875),黃巢亂起,翰林學士劉天錫,棄官奉父翔,避居福建、寧化石壁洞,號為東派。翔兄劉翱,官知建州,因家焉,譜稱西派。
-
資訊來源|
望安鄉
志(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花嶼劉姓
|
花嶼村
|
族譜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講美吳玉樹古宅
|
講美村
|
建築
菜嘴雷公心
|
諺語
拱北餌戰車
|
城北村
|
文物
舊台幣變新台幣
|
故事
烏崁靖海宮清心社專善堂
|
烏崁里
|
法師乩童
耶穌也來說忠孝
|
故事
南鯤鯓范王爺在鼎灣
|
鼎灣村
|
故事
做竅兆
|
故事
高攀:〈尤貞女傳〉
|
中央里
|
故事
澎湖通判饒廷錫
|
人物
外垵假砲
|
外垵村
|
建築
五德餌砲
|
五德里
|
建築
通梁村
|
通梁村
|
聚落
赤崁村
|
赤崁村
|
聚落
舊台幣變新台幣
|
故事
後寮村
|
後寮村
|
聚落
瓦硐村
|
瓦硐村
|
聚落
港子村
|
港子村
|
聚落
澎湖水族館
|
岐頭村
|
藝文
小赤村
|
小赤村
|
聚落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49,169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