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地理
環境
面積地形與位置
───
火山地形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火山地形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遇冷所形成。澎湖群島除了
花嶼
是由安山岩質的熔岩組成外,其餘是由裂隙式火山噴發形成的
玄武岩
質熔岩,此種地形有下列兩種:
-
一|方山地形:當初熔岩噴發出來溢流成一大片的熔岩台地,其後發生地殼變動而斷裂分離,其中或升或降再受侵蝕切割而形成頂面平坦四周海崖圍繞的島嶼,便是方山地形。
馬公港
外的
四角嶼
、
雞籠嶼
都是方山地形的代表。
-
二|岩脈或侵入岩體:岩脈(或稱岩牆、岩堵),是岩漿侵入周圍岩石的裂縫中冷卻凝固所形成的板狀直立的岩體稱之為岩脈。岩脈經過不同的侵蝕作用之後就會形成岩脊。澎湖地區露出地表的岩脈寬度都在50公分左右,較寬的有達到1公尺,長度則較為不一定。
-
三|特殊火山地形:1、繩狀熔岩流:
風櫃
半島西北側的海蝕平台附近,可以見到熔岩流分布於多孔
玄武岩
上,表面如繩索糾集。2、疑是火山口地形::雖然澎湖地區是由火山熔岩所噴發形成,但歷經數百萬年的侵蝕已經很難找到真正的火山口地形,然而近年來在學者陳培源、林長興等在
望安鄉
金瓜仔嶼
野外調查,從火山灰以及熔岩來辨別,類似於火山口地形。在澎湖除了
金瓜仔嶼
之外,疑有火山口地形的尚有
白沙島
的煙墩山、
員貝嶼
、
青螺
、
北寮
赤嶼
、
馬公
大石鼻
、
鎖港
,以及
七美
龍埕
等地。3、似火山口的穹狀地形:在
桶盤嶼
海水退潮時在西南方的海蝕平台上,會露出一個類似火山口,有如蓮花座的環狀構造。這是一個似火山口的穹狀地形。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1-13。知識更新|2020-07-13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第22頁
文件下載|
▲隱藏連結
澎湖的火山故事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同儕團體遊戲
|
童玩遊戲
紅羅開蠻寺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紅羅村
|
石碑
菓葉靈法寺碑銘
|
戒嚴期
|
菓葉村
|
石碑
廟宇重修與重建
|
寺廟概述
水仙宮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潭邊村
|
石碑
東明宮重建記
|
戒嚴期
|
潭邊村
|
石碑
中西村西寮代天宮歷次修建紀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中寮代天宮沿革暨重建記要
|
解嚴後
|
中西村
|
石碑
永安宮重建沿革碑記
|
解嚴後
|
鼎灣村
|
石碑
沙港廣聖殿修建碑記
|
戒嚴期
|
沙港村
|
石碑
菓葉靈法寺碑銘
|
戒嚴期
|
菓葉村
|
石碑
操營與結界
|
科儀
虎井的船組犒將
|
虎井里
|
科儀
送王
|
王爺信仰
送王
|
望安鄉
|
王爺信仰
請王
|
王爺信仰
王船祭祀
|
王爺信仰
玉聖殿
|
明鄭時期
|
白坑村
|
玉皇廟
天后宮
|
雍正
|
湖西村
|
媽祖廟
安良廟
|
雍正
|
龍門村
|
王爺廟
平台知識總數
7,77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