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嶼記錄

影像分類:島嶼礁塭  赤嶼記錄|

赤嶼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隱藏資訊
  • 01|島嶼長度|約120公尺
  • 02|島嶼寬度|約60公尺
  • 03|上層玄武岩厚度|約4公尺

同義詞彙|摩西分海
-
赤嶼位於奎璧山東方(右方),島長約120公尺,寬約60公尺,漲潮時為一獨立小島,退潮時僅露出一條寬約50公尺的玄武岩礫石小徑,與奎璧山相連。赤嶼係在火山角礫岩的海蝕平台上,上層玄武岩厚純約4公尺,下層凝灰岩厚約1-2公尺,西邊有一塊孤立的巨大海蝕柱,柱頂橢圓形呈火山口狀。
-
資訊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赤嶼位於北寮半島奎壁山東方,島長约120公尺,寬約60公尺,漲潮時是一獨立小島,退潮時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玄武岩礫石灘與北寮半島相連。本嶼面積0.008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0.478公里,島嶼南側較高,高度10公尺,北側較低約6.3公尺。赤嶼位於由火山角礫岩組成的海蝕平台上,上層為玄武岩厚約4公尺,下層為凝灰岩厚約1至2公尺。玄武岩層又可分成上下兩層,上柱狀節理不發達,呈深黑色,下層為土黃色。
-
東南海崖有直徑1公尺以上的柱狀矽質玄武岩分佈,其下有一段凝灰岩沈積,粒級層理十分清楚,在層理間還可以發現一些小型的斷層,赤嶼旁有一獨立的海蝕柱,柱頂有一小火口地形,岩柱明顯可見內外兩層,外為黝黑的緻密玄武岩,火山口內為黃色的矽質玄武岩,火口徑約為20公尺。
-
資訊來源|湖西鄉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