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講美石滬漁業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講美村共有8口石滬,五口位於東面海域,包括坪歧嶼北面的菜滬,東北面的新滬,嵵板頭山東南的無名滬,雞籠嶼之北的大滬、橫滬。三口位於西面海域,包括中南半島難民接待所西方的破滬仔,大鳥頭西方的深滬、槍山尾與大倉嶼之間的南溝。
-
破滬仔建於清朝,分六股,10月10日拜滬,因吳正利村長之姑婆適楊,故楊姓也有巡滬權,四年一輪。由於韋恩颱風破壞,目前僅剩一段右伸腳。深滬、南溝皆建於清朝,各分為5股、7股,皆持於吳、郭、楊姓手中,大倉人常入滬捕魚。無名滬建於日據時期,菜滬建於清朝,新滬建於光復後,皆在10月10日拜滬。橫滬是由洪命向吳世科、吳秋長40年前每年以2000元贌巡滬權。大滬則分8股、講美4、港子4,但港子蕭均安賣給洪錦寶之父,並以每年4000元代價出租。漁獲最好,每年10月10日拜滬,目前仍有此儀式。
-
文字引用|澎湖的石滬
知識建檔|2025-05-2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