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橋樑
2005望將大橋記錄|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拍攝日期:2005-05-24(星期二)
知識分類|
類:
交通
陸運
橋樑
區:
望安鄉
中社村
陸運
區:
望安鄉
將軍村
陸運
時:
2004
(民國93年)
時:
戰後時期
解嚴後
陸運
───
望將大橋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民國75年
(1986)
望安
民眾趁臺灣省主席邱創煥來訪,提出在
望安
與將軍之間建橋的建議,省交通處認為兩地之間相隔380公尺,若仿照臺灣東部海岸公路之例建長虹橋,需1億8,000萬元,而當時兩地之間每天往返不過百人,經濟效益太低。
民國80年
代,澎湖地方人士對興建望將大橋仍不斷提議,尤其省議員
許素葉
在省議會中一再向省府建議,
民國86年
(1997)
起望將大橋興建計畫列入擴大內需及澎湖生活區交通計畫系統內規劃辦理。
民國83年
(1994)
曾粗估望將大橋需3.27億元(8公尺寬設計),其後一度應鄉民要求增加人行步道而修正為12.6公尺寬,經費增為6.34億元,
民國90年
(2001)
8月行政院核定之橋寬仍為8公尺,旋又改回12.6公尺寬,
民國91年
(2002)
8月發包,由朝國營造承包,11月開工,
澎湖縣政府
91年度在離島建設基金補助項目中編列2,536萬元預算,作為3期地方配合款第1期款項,總工程經費預定7億零520萬元。公路總局重大橋樑工程處為興建望將大橋,特別於
民國91年
10月成立
望安
工務所。
-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之資料,望將大橋位於
望安
、將軍兩島最狹隘間,長440公尺,為全國第一座單跨210公尺懸臂橋,沉箱基礎直徑22公尺,深16至22公尺,坐落於高達317節水流之海峽中。主橋長440公尺,採預力懸臂工法,於海中設立兩座沉箱基礎及橋墩,淨高16公尺以符航道需求;引道
望安
端836公尺,將軍端477.7公尺,全橋長1,753.7公尺,橋面寬12.6公尺,考量觀光需求兩側保留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後,車道淨寬8公尺。
民國93年
(2004)
3月29日完成沉放第一座橋墩基礎沉箱,預定
民國95年
完工。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六)|交通志》
知識建檔|2021-11-15。知識更新|2025-01-2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六交通志
|
第29頁
知識相簿|
望將大橋記錄
2
張影像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井垵吳府殿重建落成碑記
|
戒嚴期
|
井垵里
|
石碑
善導寺
|
戒嚴期
|
鎖港里
|
佛廟
登香台
|
解嚴後
|
鼎灣村
|
待分類建築
北斗七星君廟
|
鼎灣村
|
星君廟
內垵相公宮落成簡誌
|
戒嚴期
|
內垵村
|
石碑
棕腹啄木鳥
|
啄木鳥科
造船廠
|
造船廠
建國黃昏市場
|
解嚴後
|
光復里
|
市場
國際市場
|
戒嚴期
|
光復里
|
市場
公務人力培訓中心
|
中興里
|
社會教育
七星山
|
鼎灣村
|
高地地名
西巖寺
|
赤馬村
|
佛廟
福安宮
|
萬曆
|
鎮海村
|
太子廟
鎮南宮
|
風櫃里
|
有應廟
福安宮
|
風櫃里
|
待分類廟
相公宮
|
清領時期
|
內垵村
|
待分類廟
大德廟
|
竹灣村
|
待分類廟
北辰宮
|
明治
|
長安里
|
王爺廟
福德祠
|
解嚴後
|
大池村
|
土地公廟
木神龜
|
風櫃里
|
雕刻雕像
平台知識總數
7,542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