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壞橋記錄

2024壞橋記錄|拍攝日期:2024-08-16(星期五)

壞橋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四角磚
-
內垵村小地名:壞橋、四角磚
-
內垵村濟安宮下方白馬崎的海岸,有一口名為西角的弧形石滬。依據李添進鄉長口述:日治末期,曾於此地興建震洋艇基地,爾後以此地不合適而轉移到東鼻頭牛心灣一帶,由於在西角滬附近殘留興建震洋艇的提案或軌道設施,故名「壞橋」。另有一說,二次戰後,政府曾嘗試在此應興建碼頭,也告無疾而終。從吳鷗翔與曾宥輯先生提供的空拍圖可以發現,在西角滬的西南角排列尚稱齊整的四方形石塊,內垵人因此稱「壞橋」為「四角磚」。
-
《臺灣早期舊航照影像查詢系統》,民國36年(1947)3月27日拍照的空照圖圖檔〈47-m0913-048〉,由於拍攝時間點西角滬為海水淹沒,無法看出端倪。復依據《航遙測圖資供應服務平臺》,民國68年(1979)10月1日的正射影像圖檔:92202080_68P069_082c,西角滬南側有兩條黑色帶狀構造物,其中之一應為「壞橋」,該圖檔也可以隱約看見「四角磚」。筆者於本年(2024)8月14日現勘,8月16日復與友人第二次勘查並空拍,西角滬附近的海岸山壁上,有一處被人為開鑿凹陷而呈現出的玄武岩壁,可能為當初震洋艇格納壕的所在地。依據波佐義明《冬の殘紅》的回憶,東鼻頭原為第25震洋隊的基地,昭和20年(1945)6月中旬,第25震洋隊陸續往台灣本島移動,同時駐守八罩的第24震洋隊接手東鼻頭的基地。由此推測,內垵白馬崎海岸震洋隊廢棄的相關設施,應為第25震洋隊人員或日軍動員附近村落民眾興建,爾後此地廢棄再轉移至東鼻頭
-
有關西角滬的相關記載,大正6年(1917)5月27日《府報》第1298號,西角滬代表人為內垵100番戶薛晏。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典藏的石滬漁場圖,西角滬於民國43年(1954),登錄為內垵村5號薛先正等二人所有。從此份石滬的位置圖配合民國68年(1979)的正攝影像來看,石滬中間的那一條黑線應為壞橋的位置。民國88年(1999),洪國雄《澎湖的石滬》,則登錄為才孝家族所有。
-
#李添進鄉長口述,2024年8月13日。
-
#波佐義明原著、林有忠翻譯,〈冬之殘紅–特別攻擊隊第二四震洋隊搭乘員回憶錄〉,《硓𥑮石》第87期,2017年6月,頁127。
-
#臺灣早期舊航照影像查詢系統,圖檔
-
#航遙測圖資供應服務平臺,正射影像圖檔
-
#感謝曾宥輯先生提供空拍照片判讀
-
#感謝吳鷗翔先生提供空拍照片判讀
-
#「漁業免許」(1917-05-27),〈大正6年5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298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21298a007。
-
#洪國雄,《澎湖的石滬》,澎湖縣文化中心1999年,頁191。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4-08-18。知識更新|2024-08-2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