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影像分類:飲食  地瓜|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澎湖人番薯命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澎湖人蕃薯命
-
番薯,原產於於美洲的熱帶地區,自地理大發現後,輾轉傳播到亞洲。16世紀中期之後,雲南、廣東、福建等地陸續引入栽植。1593年前後的明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貿易呂宋,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由於番薯對土地要求不高,自是磽确之地遍行栽播。「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種之,故又曰金薯。」
-
16世紀末、十七世紀初,明朝東南沿海戰亂饑荒頻仍,番薯也隨著移民陸陸續續遷移澎湖,在澎湖落地生根。1629年12月8日,進入冬季的澎湖,應已壟罩在東北季風的壓威之下,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普特曼斯,與船長Jan Isebrantsz.,下席商務員特勞牛斯,秘書Dirck Jansse,由八至十個士兵和水手陪伴,步行澎湖大山嶼。走了半個小時,來到一個已經荒廢的中國人的碉堡。從那裡向西邊又走約一哩半,就來到另一個碉堡,這個碉堡也已荒廢。它的大小周圍約有340步(treden),從普特曼斯的行進路線,此城即位於今日紅木埕一帶的明天啟城。普特曼斯等人從這個碉堡走約十五分鐘,來到一個位於靠近海灣的小廟(kercxken),在那裡面立有他們的偶像,繼續點燃著一盞燈。在這裡有個看守廟的人為我們煮了蕃薯(petattes)。這座小廟為今日的天后宮,這也是番薯在澎湖出現的最早文獻記載。12月8日的冬天,番薯早已收成完畢,普特曼斯等人吃的或許就是澎湖人常時用的番薯簽。番薯在澎湖落地生根,也過去在澎湖作季節性移動的漁民有了較穩定的主糧,澎湖不再只是扮演休息站的角色,成為可以常住久安之地。
-
澎湖人一年四季食用的主糧,依季節性而更替。《澎湖廳志》記載:「澎人常飯,夏用黃黍煮粥,或以膏粱舂碎雜薯片煮食;故富陽周氏謂之糊塗粥。其實民間但稱為黍糊耳。秋後皆食生地瓜,冬春食乾地瓜,即薯片、薯絲也」。黃黍、高粱是夏季的糧食,秋天番薯剛收成實生地瓜,冬春則以薯絲番薯簽為主。番薯不止是主糧,也是澎湖人飲品之一。所謂「釀秫為酒」於清代並不存在,真正的酒品:「媽宮舖以糖釀酒,名曰糖燒;以薯釀酒,名曰地瓜燒。」澎民更是嗜酒特甚,每日三頓不離飲酒者,十室而九;有飲成酒病而不悔者。此種現象沿續至日治時代,還是可以見諸《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逢年過節祭祀祖先的「番薯炸」、小顆番薯蒸熟的「定秤仔」,都是澎湖人常食用的小點心,也是我們懷念的記憶味蕾。西嶼的同學也告訴我有一種「懶惰粿」的小點心,麵粉2份和以1份太白粉,地瓜切絲灑上鎚碎的花生,加鹽巴揉搓均衡,以貼鍋邊的方式或入鍋蒸熟皆可。
-
澎湖的地積制,與臺灣的甲、分不同,更以甘藷種植面積的多寡為單位,簡稱「栽」。《臺灣文化志》<中卷>「至於澎湖島,則自古以來之舊慣其地積制完全特異,以「栽」計算。其大單位為千栽,千栽之標準所傳亦有所不同。而以由普通耕地以栽種番薯為主之一稜,廣魯班尺即曲尺三尺,各一叢之間隔為一尺五寸,四方栽植四十五叢,即方六丈七尺五寸之面積算出者,比較可置信焉。」依據陳憲明教授的研究:「1000栽約等同85坪 (臺制0.3分地)」。以栽為地積的單位,也一直延用至今,成為澎湖農業及地積制上最大的特色。
-
依天時、賴地利、佐人和,我們的祖先與番薯,共同在這塊土地傳衍了四百年。澎湖人,貨真價實的番薯命。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5-11。知識更新|2019-09-08
修正建議回報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

影像分類:飲食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拍攝日期:2019-09-01(星期日)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

影像分類:飲食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拍攝日期:2019-09-01(星期日)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

影像分類:飲食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拍攝日期:2019-09-01(星期日)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

影像分類:飲食  小門村曬地瓜籤(番薯籤)|拍攝日期:2019-09-01(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