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相關文獻|
宗教
祭祀
祭儀活動
馬公市
西文里
西文里祭祀
───
文澳祖師廟祭西北
馬公市
西文里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文澳祖師廟
每年於正月十三
鎮符
時,於廟後方小土丘,由小法舉行「祭西北」儀式,「祭西北」的對象為昔日為日軍的
千人塚
。
-
明治28年
(1895)
3月23日,日軍攻擊澎湖爆發
乙未之役
,25日澎湖淪陷。然而,日軍爆發傳染病導致近五分之一軍人與軍屬的死亡。日軍遂於
文澳
西北方高地建立墓塚,墓碑上刻「混成枝隊陸軍軍人軍屬合葬之墓」,俗稱「
千人塚
」,
文澳
里人有稱該地「七星穴」、「七星堆」,或「番仔城」。由於此地大體聚集,附近居民常在夜間聽聞日軍兵馬操演之聲音,地方頗為不靜,清水祖師乃指示「祭西北」以平服此地煞氣。
-
日本統治台澎五十年,故化於澎湖,長眠於此的日人為數不少。二次戰後,日本政府亟思,欲將在澎湖的日人墳墓,全部遷返日本。
民國50年
(1961)
3月6日,日本駐華大使指派秘書兼領事值田修抵澎,拜訪縣長徐詠黎與縣府洽商遷移問題,並由民政科派員陪同視察各地日人墳墓。此次遷移的,墳墓包括
日治時期
曾任
馬公街
長的
三浦光次
。日人決定遷葬日人的墳墓後,
民國51年
(1962)
7月,澎縣府進一步公布將
千人塚
改名為中興崗,希望縣民今後稱呼該地應改去以往的習慣,
東衛
與
西文
之間的海岸也命名為中興崗海岸。
-
日軍
千人塚
,是否在
民國50年
(1961)
日本政府的遷葬案為內?《
馬公市
各里人文叢書第七輯
西文
東文
》提及
千人塚
的墓碑於二次戰後被改為「光復紀念碑」,
民國52年
(1963)
在
馬公國中
建校整理校地時,將碑墓撤除七座墓窟的遺骸則在
民國80年
(1991)
興建
馬公國中
體育館時完成遷葬。遷葬是由
澎湖縣政府
主導或是透過外交告知日本處理這些遺骸書中並未進一步說明。
-
日軍的墓塚雖已不復存在,
文澳祖師廟
「祭西北」依然持續著。三牲禮、
紅龜粿
、鮮花等祭品,經由小法舉行儀式以懷柔日軍鬼雄,與
風櫃
的「
盟軍桌
」精神趨於一致。
-
#參考資料
-
澎湖記憶數位資料庫與檢索系統
-
《
馬公市
各里人文叢書第七輯
西文
東文
》
-
澎湖島大觀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祖師廟
|
西文里
|
寺廟
相關文獻|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溝仔
|
許家村
|
地名
田溝
|
許家村
|
地名
河仔溝
|
許家村
|
地名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
池東村
|
建築
銀同誥封定國將軍劉文珍墓碑
|
光榮里
|
文物
昭和18年(1943)大改葬
|
故事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
沙港村
|
人物
化雨春風:陳鑑堂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沙港陳然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龍門許氏東厝冬至祭祖
|
龍門村
|
祭祀
中屯謝姓
|
中屯村
|
族譜
菓葉許氏家廟
|
菓葉村
|
建築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
沙港村
|
人物
陳春林
|
沙港村
|
人物
沙港陳然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龍門許氏東厝冬至祭祖
|
龍門村
|
祭祀
龍門許氏東厝
|
龍門村
|
建築
龍德宮
|
赤崁村
|
寺廟
瓦硐張姓
|
瓦硐村
|
族譜
進士第
|
興仁里
|
建築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6,96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