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池府廟
-
西吉宮創建何時,無從考究,宮中大殿有「
王道蕩平」牌匾,上款「
同治癸酉年桂月置」,下款「閤鄉眾弟子敬立」,據此本廟應創建於清
同治12年(1873)前。「
西吉宮」原主祀金府王爺,而後才有池府王爺,王府王爺,並陸續增祀其他神聖。
-
二次戰後,當時島上並沒有乩童,宮廟活動陷於停擺狀態,
民國36年恰有一位
七美漁民呂朝卿先生暫住島上,呂先生是自家神佛乩身,經廟中董事懇求,請至廟中藉其乩身起乩,當時由周府王爺降駕,選取光復後第一批小法,由
西吉本村法師長吳鑾教導。二次戰後,台灣、澎湖社會經濟持續的發展,社會逐漸多元化。
西吉各種生活資源相對匱乏,社會停滯不前、經濟民生難以改善,居民乃陸續搬離,
西吉人口在
民國五十年代末期迅速的減少。在政府的輔導之下,加以
西吉居民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遷移至
東吉、
馬公、台南等地,
民國67年7月底
西吉已無居民。
民國68年7月1日,澎湖縣政府正式公告將
西吉村納入
東吉村,
西吉村也走進歷史,成為澎湖的無人島之一。
西吉遷村後,村民為使香火延續,暫時將諸神聖寄放在
馬公市朝陽里文林街
民宅供奉,後來村民乃聚資在文林街61號購屋,將原廟諸神聖遷至於此。
民國72年陳福慶提議先建牌樓,並發動勸募,同年2月即完工,成今日之廟貌。
-
文字來源|
望安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