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原文|
-
古有見人病涉,而捐寶帶以成橋者,誠視人溺由己溺,此於心之不能已者也。吾澎島嶼星布,皆阻海,土人出入必資舟楫;際秋冬,風浪作,輒苦之。然卦水汪洋,設有二、三樂善抱不能已之心,欲以橋濟其苦蔑。從也,得濟以橋者,維
中墩上、下兩澤。其上澤舊有橋,名曰「永安」,勒有碑;然歷年久、字跡混模,莫詳創建名氏。嗣添數尺者,
光緒乙酉,
岐頭增生維新陳子德吾師及
港尾陳尚賢力也。其
下澤舊無橋,同治間,方外柯光明始倡建焉;然不名孝廉
鄭步蟾啟其事,亦僅即地以名橋,而所填成者又止,上半、下半則缺之以為舟楫便。故澎之經是者,喜其上半得安,而慮下半猶危也。丙戌春,尚賢與其族人蓮洲、長澤心不能已,以重築一橋,低而平,可便於人無楫於舟;囑我叔父子嚴及余勸捐,余韙而諾之。友人少屏林茂才維藩,乙酉避兵,渡是橋艱甚;推己之艱及之人之艱,亦有不能已焉。聞茲舉,慫恿數四偕余,鳩官長及同人資,獲數千金。迨夏,復獲蓮洲、長澤、貿郡鳩將百金歸。計工可衍,事遂舉焉,凡三閱月告竣。司並勞者,則
鼎灣耆老洪成善;及倡議之,尚賢也;而所以使兩人徵工僦工、勞而忘倦,用抵於成者,則廳憲戎公之論也。迄於今,橋平如砥土。人以下半危轉為安,無殊上半,謂是澤上下舉安,可繼「永安」之安因名之曰「繼安」。噫!是橋之建也,始於尚賢等之不能已,繼於吾友少屏之不能已,其心但可嘉矣!至其破慳囊效盛舉,則樂善諸君子亦能心存不能已而有捐帶之遺風歟!時
光緒丁亥年十二月,□山居士
許棼撰記,槑侯
許占魁書。捐費芳名列左:
-
澎湖協鎮蘇捐銀壹拾千文,澎湖千總高捐銀參元,增生陳雁標捐銀壹拾兩、署澎湖分府程捐銀壹拾兩、署澎湖協鎮陳捐銀壹拾兩。
-
壹洋藥局壹拾弍元,陳邦記壹拾元,張順記捌元,陳森泰六元、和記行六元、莊雷從六元、澎
港尾陳尚賢六元。昨非堂林捌兩、懋德堂許捌兩,
鼎灣洪成善六兩,
澄源堂五兩,港仔捷發六兩。
港尾陳尚綢四兩、陳則誠四兩、陳尚智參兩。
太和堂參千文。臺郡瑞記棧四元、沈鴻傑四元、莊步梯捌元、陳煌章參元、董源泰弍元。童生林翰弍兩,永盛號弍兩。岐港仔陳迺昌弍元、楊連招弍兩、蕭祖聊弍兩。生員
洪朝陽壹千、童生彭桂枝壹千。
-
石碑說明|
-
中墩,即今
中屯嶼,居
馬公本島與
白沙島之間,昔年上澤有橋連接
中墩與
白沙,名曰
永安橋,創建年代不詳。
下澤則無橋,交通便,清
同治年間倡建,卻未竟全功;至
光緒12年(1886)里人勸捐建橋,次年興工,凡三閱月而告竣。三閱月,即經過三個月。自是上
下澤皆有橋,三島連通,行旅便捷,上下舉安,可繼永安之安,故新橋名曰繼安橋。今
永安橋名稱依舊,繼安橋則更名為
中正橋。本件碑記詳述創建繼安橋始末,文末列捐資芳名,其中澎湖協鎮蘇,即蘇吉良;澎湖左協千總高,即
高其華;署澎湖分府程,即
程邦基;署澎湖協鎮陳,即陳宗凱。碑文部份風化,仍依稀可以辨讀。碑文曾收錄於「澎湖縣志」。
-
資訊引用|《重修
白沙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7。知識更新|2020-03-03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