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地勢平坦之中,四面汪洋,,自古缺水,《
澎湖紀略》有云:「澎湖一嶼,孤懸瀛海盡鹹鹵,又無高山大麓溪澗川流以資挹注;澎之人其需井而飲也,較他郡為獨亟焉。…但亢旱則乾涸,…嗷嗷渴洔,似甚於饑。」。因此,各地的農業用水,除了少數地區如
西溪、
東衛、
大城北,很幸運的有小溪經過,可以直接取水澆灌外,大多數都必須開鑿淺水井才能汲水灌溉。不僅是灌溉,在還沒有自來水供應的時代,井水同時也是澎湖居民飲用、洗滌等民生用水的唯一來源。
-
(二)水井與汲水設施
-
根據林文鎮的研究指出,地下水水位的高低會隨著地勢的起伏而變化,不但使得鑿井取水的難度各有不同,同時也會逐漸發展出風貌各異的水井。一般而言,在同一條水脈上,地勢比較低的地方,地下水水位高,農民大都鑿比較淺的畚箕井就能汲水;相反的,地勢高的地方,地下水水位低,農民就要鑿深一點的圓井才有水源。不同的水源要運用不同的汲水設施,例如轆轤、戽斗等,巧妙不同,各異其趣。
-
1|圓井:圓井是指圓筒狀的淺水井,井欄大多也是圓形,有些人為了趨吉避凶,會將井欄砌成四角形、六角形、八卦形或外圓内方(孔方兄)等不同的井欄。地勢較高、水位較低的地區,都要鑿這種比較深的井才能挖到水源,所以圓井在澎湖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全縣約有二千餘口。
-
2|畚箕井:畚箕井以形似畚箕而得名,也有人稱為「匏巇井」、「梯井」或「缺嘴井」。畚箕井比較淺,砌有緩梯,農民可以用扁擔肩挑水桶,側身循梯下井,裝滿兩桶水再轉身挑上來澆菜。地勢低、水位高的地方,尤其是雨水常匯集、小水系發達的
湖西鄉,畚箕井最多,約有九十口左右,
馬公市郊有六十幾口,
西嶼鄉也有幾口。
-
3|轆轤:在圓井汲水,最早是用麻繩綁著吊桶來打水,一次只能打一桶水,既費力又費時。
日治時代,開始有人在
菜宅裡的圓井上架設轆轤,麻繩兩端各綁一個吊桶,一上一下輪流來汲水,既省時又省力,一時之間,很多面積大、用水多的
菜宅都裝上了轆轤。直到
1970年以後,由於抽水馬達逐漸普及,轆轤才慢慢被淘汰。目前還在使用轆轤的水井以
菓葉最多,有二十幾座,在
通梁、
南寮、
井垵、
七美也還看得到。
-
4|戽斗:
大城北的農民多利用
菜宅旁邊的小溪來灌溉,由於土高水低,於是發明了用戽斗拋水的汲水法。農民先在
菜宅中挖幾條寬30公分、深10公分的淺溝,溝底鋪著一層乾草,然後由兩個人站在溪邊,聯手用特製的沍斗不斷的把水「戽」到溝中,讓水順著淺溝流到
菜宅的每個角落。使用戽斗需要兩個人手,現在
大城北的農民大都已改用抽水馬達,只要一個人就可以灌溉了。
-
(三)鑿井的方法
-
農業生產不能缺少水井,因此農民對開鑿水井都很慎重其事。首先要決定井位,用來灌溉的水井,多選在
菜宅中央,離北牆三、四公尺左右的地方。然而在未開挖之前,沒有人可以保證能挖到足夠的水源,因此除了靠經驗觀察地形之外,所有的不確定因素只能訴諸天意或求神保佑。井位決定之後,就擇日破土開鑿
-
1|挖井:鑿井師傅常用的工具有十字鎬、鋤頭、鐵鎚、鑿子、小尖鋤、畚箕、水桶等。先用鋤頭挖除表土層,開挖的範圍大約要有井底圓面積的三、四倍大,再往下挖時身體才有迴轉的空間,然後以漏斗狀一路向下挖,一直挖到出水層為止,挖出來的廢土則堆在井旁備用
-
2|築井:挖到水泉後,再由下往上逐層砌築井垣,井垣通常要疊内外兩環,先用大石塊疊外環,再用小一點的石塊填内環,縫隙也要插些小石塊補強,再逐層以廢土把井垣與土壁之間填實,以免「崩井」。砌到地面之後,接著砌築地面上的井盤,井盤的高度從十幾公分到五、六十公分都有,主要考慮到安全性與實用性。砌好井盤,最後再砌築井欄,就大功告成了。完工後,第一次湧出的井水要在當天傍晚之前汲乾,如果第二天的出水量和前一天差不多,就是一口水源充足的水井。以兩個人工來估算,在沙質較多的地方挖一口井,大約一個星期可以完成;如果在富含岩石或土質較硬的地方挖井,就要多費一些工夫,有時甚至要一個月才能完工。
-
為了避免打水時吊桶撞到井壁,剛砌好的水井都稍成倒置的漏斗狀(上窄下寬),所以容易崩井,要常常檢查維修,一次比較大的維修大約要花上二個星期的時間。等到水井經年累月用久了,井邊的土都踏實了,就不會再崩井了。
-
從鑿井的艱難過程,可以體會到澎湖人以前要有一口水來喝,是多麼得來不易,涓滴珍貴。
-
文字來源|澎湖的傳統產業建築
知識建檔|2018-08-23。知識更新|2020-12-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