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松島艦爆炸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1908年明治41年)4月30日,日本軍艦松島號載運日本海軍軍官學校學生遠航實習,在澎湖馬公港風櫃附近海域,發生爆炸,因而不幸沉沒,造成船上222人的死亡和失蹤,為日本海軍史上一次相當大之慘劇,對日本海軍的威名帶來一次重大的衝擊。在日本海軍中,松島號為著名的船隻,曾參與過中日甲午戰爭,擔任艦隊之旗艦,惟該艦受砲彈擊中,而重新修復。其後,在日本領臺之初,松島號負責運送日本軍人至澎湖、基隆,並掩護陸軍登陸,參與進佔港口的戰役。至1908年,松島號方改為訓練艦。松島號沉沒之初,其船隻煙囪及檣突出,在海面上甚為明顯,往返之船隻均可見及。旋因艦上之大砲及砲塔、桅杆上之無線電信柱等之拆卸,以及海浪的沖擊,致使船身傾斜,為避免發生意外,在松島號的四周海面,設立塗抹綠色之圓筒型之浮標,上面書寫沉沒船字樣。
-
松島號爆炸事件發生後,1909年8月,日本海軍進行打撈工作,初由海軍部門負責,其後改為馬公要港部河野部長監督。巡洋艦與戰鬥艦之結構不同,後者注重堅固,即使部份被炸毀,對其他部份之影響有限。前者則不同,如松島號為巡洋艦,若一處破損,造成全艦受影響。因此,打撈松島號,採取分解艦體之法。受到天氣的影響,松島艦的打撈工作需分段爆破與拆卸,對船身以下部份,包括機械分解等,因潮流關係無法進行。至1909年3月起恢復打撈,同年8月下旬,松島艦甲板以上之設備,已經全部拆卸,甲板以下部份,僅存外板和防護甲板,留下松島艦之殘骸,另將拆卸之機械等材料,作成松島號之模型艦,並於臺灣全島募款建造松島紀念碑,以之為紀念。從艦中撈起之物件,部份運送至佐世堡軍港。至於松島艦的銅鐵,則交由居住在馬公城內之陳柱卿負責,送往日本、臺灣及中國廈門、汕頭等地銷售。
-
自船隻沉沒後約二年的時間,船隻解體約百分之七十左右,日本官方則停止打撈,惟有民間人士私自進入水下現場打撈。1912年9月,由於所募建松島紀念碑之經費尚有剩餘,故在松島紀念碑之側,興建74坪之純日本式的建築,稱為「松島紀念公園」,將松島艦上之部份物品陳列在紀念館四周。由於時間之推移,松島紀念碑之字蹟,已模糊不清,松島紀念公園亦已不復見及。
-
文字引用來源|1908-9年澎湖馬公港日艦松島號之爆炸及處理(顏妙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