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媽宮南甲項姓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項姓徙澎在清、道光年間,全澎僅一戶,居媽宮社南甲街內)。
-
媽宮社南甲街內)項姓始祖項得生,道光晩期自福州、海壇徙澎。
-
項氏6世裔孫項建昌(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轉述其祖父項茂松口傳言:始祖得生公是海山人,係清水師武職(五品官),例贈(武德騎尉);2世祖項秀明(書名項青山);3世項頒;4世項茂松。
-
日本時代明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第13冊》載:685番地戶長項耀,生於光緒15年(1889);其父為項青山。推判頂青山約生於同治元年(1862);項得生於清、道光晚期徙澎。
-
按項秀明傳四子:其長子項耀係領養大嶼社夏家;次子項科、四子項本亦係養子;唯三子項頒係親生。
-
中央街施公祠內大廳《褔曜海山》門匾,上款為《歲在戊戌年桂月吉旦》、下款為《董事楊廷澗林枝巖周尊發翁訓春項秀明林振邦王世同㒰敬酬》。
-
由此上下款文,知此匾係海壇館七位董事酬獻館內海山城隍爺、五帝爺、天后媽祖和施琅公之匾;時在戊戌(日本時代明治31年,1898)。其中董事之一為項秀明。
-
再據項家5世裔孫項宗信(項耀孫子,現中央里里長、施公祠管理人)口述:知此施公祠原係海壇官兵伙房,原施公祠海壇館本在今署立澎湖醫院院址;日本時代大正3年(1914)日人興建大病院被拆除。海壇派下子弟乃將兩廟館神像合併,遷入今中央街1巷10號的海壇伙房,即今施公祠;而管理此祠者大多係海壇班兵後裔。
-
據余光宏《媽宮的廟宇》一書訪談耆老所言,現今施公祠及其東鄰一大片產業,原先皆為海壇伙房所有;唯因日本時代、昭和晚期至國民政府來台初期,該館方組織負責人,不當處理舘產,至今僅留一10平方公尺的店業在天后宮施公祠間,以微薄租金,充當施公祠充當香資之助。
-
施公祠於昭和晚期原已破敝,後經館下弟子項炎興(項耀子)出資整建,故今管理人為項炎興長子項宗信。目前施公祠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
由上述項家和施公祠的深厚關係,推知媽宮街內項家始祖項得生原為清海壇(今福州市、平壇島)水師武官,道光晚期奉調戌澎,後留籍澎地,。
-
按項家祖宅在今中央街一巷4號,唯因此祖厝繼承裔孫眾多,意見不一,故當時中央街聚落重建,並未參與整建,至今僅存殘壁斷瓦,徒增唏噓。
-
按項秀明傳四子:項耀、項科、項頒、項本。今二房項科、四房項本裔孫皆已徙台;僅長房項耀、三房項頒尚有裔孫仍居馬公。現施公祠管理人項宗信係項氏5世裔孫,項耀孫子;石泉國小退休教導項茂松則係4世裔孫,項頒之子。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20。知識更新|2020-12-12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