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水井水池
2019畚箕井記錄|
東石村畚箕井|
拍攝日期:2019-09-19(星期四)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建築
水井水池
類:
產業
農業
農業設施
───
畚箕井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畚箕井可追溯3、40年代甚至更早那段期間,因尚未供電,本鄉皆依賴煤油燈供給照明,農作的培育並無電力可用於機械灌溉,僅能靠人力辛勞的用畚箕井汲水澆菜。故每天早晨天未亮,凡有「
菜宅
」的地方,鄉民正勤奮的用扁擔肩挑左右各一的鋁製水桶,忙碌在畚箕井忽上忽下挑水澆菜,以洗滌露水並供給水份,方能滋長出翠綠、肥碩的蔬果;長大的蔬菜欲販賣時,須經過「揀菜」及「綑菜」的動作,並於凌晨3點左右,在左鄰右舍吆喝下相偕騎28型的腳踏車,後座載著整籃的菜(約百斤)至
馬公
農會蔬菜批發市場批售,換取一家人的溫飽。故昔時畚箕井對農業的發展與家庭經濟的成長與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嗣後電力開始供應本鄉數年後,抽水馬達逐漸被利用在「
菜宅
」灌溉用途上。尤其農會蔬菜班成立後,大戶菜農隨之增加,相對的耕作面積也快速擴增,此時正是
湖西鄉
農業發展最蓬勃期;因機械取代了人力,畚箕井之時代任務已經完成,為增加土地利用及安全性,農民將畚箕井修改為佔地較小並附有井蓋的圓井,且於旁建造「電厝仔」內置抽水馬達及電源與農具。關乎延伸幾世紀扮演農業培育者的「畚箕井」,就此因電力的到來,功能漸失而走入歷史,可謂始料未及。
-
文字引用|
湖西鄉
志
-
畚箕井以形似畚箕而得名,也有人稱為「匏巇井」、「梯井」或「缺嘴井」。畚箕井比較淺,砌有緩梯,農民可以用扁擔肩挑水桶,側身循梯下井,裝滿兩桶水再轉身挑上來澆菜。地勢低、水位高的地方,尤其是雨水常匯集、小水系發達的
湖西鄉
,畚箕井最多,約有九十口左右,
馬公市
郊有六十幾口,
西嶼鄉
也有幾口。
-
文字引用|澎湖傳統產業建築
知識建檔|2025-10-1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知識相簿|
東石村畚箕井
11
張影像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蘆薈
|
農作物
黍類
|
農作物
陸稻試種
|
農作物
汲斗
|
水井水池
東北季風
|
氣候
深井
|
水井水池
畚箕井
|
水井水池
淺井
|
水井水池
沙港天主堂
|
戒嚴期
|
沙港村
|
教堂教會
圓通寺碑記
|
解嚴後
|
城北村
|
石碑
櫓魚栽
|
傳統漁法
汲斗
|
水井水池
北辰市場
|
戒嚴期
|
陽明里
|
市場
東北季風
|
氣候
深井
|
水井水池
畚箕井
|
水井水池
淺井
|
水井水池
水井
|
水井水池
午時水
|
夏季祭儀
天主教沙港幼稚園
|
戒嚴期
|
沙港村
|
幼稚園
平台知識總數
7,751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