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櫓魚栽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櫓魚苗、帷魚栽
-
捕撈魚苗是一項傳統漁撈項目,也是老天恩賜給臺灣沿海居民的禮物。望安捕撈魚苗的方式稱「櫓魚栽」,就是用三角的櫓網(手叉網)撈捕魚苗,由單人手推著網在沿岸淺海域來回走動,捕捉約一兩公分長,全身幾近透明,只剩下兩顆黑眼珠看得見的魚苗。這些魚苗大部分是虱目魚,亦有少部分鰻魚苗。
-
每年3、4月份之際,隨著氣溫漸漸溫暖,魚苗會隨著潮水進入岸邊,村民會選在漲潮之際到海岸邊捕撈,直到潮水退去。每到夏季漲潮時,有港灣的地方或是沙地海岸便會聚集漁民,如水垵港、布袋港花宅港西安土地公港……等,來回穿梭圍捕魚苗,蔚為盛況,捕撈作業一直持續到北風吹起才結束。光復初期,櫓魚栽幾乎是全島漁民共同工作,趁著沒有出海空檔,到海邊「櫓魚栽」賺外快,男人若出海捕魚則由婦女接手,亦有少數專業捕撈著。「櫓魚栽」完全是看天吃飯,季節、風力和潮汐等因素,都會影響捕撈數量,有的漁民也會在夜間利用燈光吸引魚苗聚集再捕撈,捕獲的魚苗有專人前來收購,再交貨給馬公大盤商。魚苗價格以尾來計算,每尾幾角計,但因捕獲的量不少,盡皆現金交易,因此島上幾乎家家有人捕撈。直到虱目魚被成功繁殖後,島上櫓魚栽也才宣告結束。
-
文字引用|望安鄉
-
帷魚栽是指在潮間帶淺水區內,漁民利用潮汐流動,將魚苗(台語稱「魚」)送入網具的袋口,再頂風推動網具將魚栽推入網具的集魚區中。所帷的魚栽賣給養殖業者,過去魚買賣的主要魚種為虱目栽,帷虱目栽需選擇海水微濁且有迎面風的時段下海較有斬獲。帷魚栽的節令與採捕魚種的稚魚期有很大關係,以帷魚栽最主要的漁獲虱目魚來講,主要分為「春栽」和「秋栽」為主,分別以清明和白露區分之。一旦過了立秋,水溫與氣溫逐漸下降,魚苗的數量亦逐之減少,因此農曆的4月至7月是帷虱目魚栽最好的時期。惟魚的魚獲量與風向、潮汐、技巧與作業魚種的習性有密切關係,通常潮水未滿時下「帷」較為適當。另外,在淡水密度較高的海域,帷到魚苗的機會也較高。目前帷魚栽的行業已沒落,原因當然有很多,最主要還是因為海洋資源枯竭,尤其是沿岸地區特別明顯,對帷魚栽的影響很大,在無魚可「帷」的情形下,漁民只好放棄。過去「百人齊帷」的盛況,只能在歷史中憑弔。
-
文字引用|湖西鄉
知識建檔|2025-01-21。知識更新|2025-10-1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