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朝陽祠紀錄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2017朝陽祠紀錄|拍攝日期:2017-12-23(星期六)

朝陽祠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隱藏資訊
  • 宗教類別|道教
  • 主祀神祇|洪先生公
  • 登記狀況|已登記

隱藏資訊

朝陽祀原本建在朝陽門右側,主祀洪先生公。據說洪先生公本名洪鑑堂,是清代的兵勇,頗知醫理,經常免費為民眾配藥治病;死後居民感念他的恩德,樂捐建祠朝拜,因為祠廟位於朝陽門,所以取名為「朝陽祠」。其建立年代,從舊祠依城牆而建的情形來看,應該不會早於光緒15年(1889),最遲在大正初年就已存在。主要的祭祀活動有洪先生公農曆3月29日壽廷、土地公2月初2誕辰及7月27日普渡
-
朝陽祠剛建立的時候,陳設簡陋,只有低矮的三面牆壁;祠中只供俸洪先生公的牌位,後來才由信徒為先生公塑雕像。日治末期,朝陽門因風坍毀,朝陽祠也受到波及,由附近居民(今重慶街)翁寬裕及朱再2人,遷建到當時的馬公會館,(戰後的「中山堂」)後面,並且新雕一尊木像和牌位一起供奉。原有的神像則由北甲謝姓居民請到媽祖館的照牆外,用木頭搭一間小屋祭祀;後來信徒中有人又另雕了一尊洪先生媽來陪伴先生公。昭和12年(1937),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時,將那間小木屋拆除,先生公、先生媽只好暫奉在北辰宮,到戰後才迎回朝陽祠,後來又被盜,不知所終。朝陽祠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已極其破敗,戰後,於1950年代開闢民權路時被拆除,洪先生公牌位暫奉民家。當時翁寬裕之子翁政男正好擔任鎮民代表,於是出面和縣長協商,以朝陽祠原廟地交換新闢的民權路一塊公地,然後由「頭家」四處募捐重建。後來因為只籌到半數的建廟經費,因此決定利用一樓的店面招租,由承租者補足建廟的款項。於是以免費使用時間的長短決標,結果由劉姓人家以5年2個月得標(免費期最短);期滿後則必須按月付租金給朝陽祠,現在的租金已由當初的數百元漲到幾千元,還要負擔地價稅及房屋稅。
-
資訊來源|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