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二崁雙虎旗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清光緒年間,澎湖歷經多次瘟疫與天然災害。例如,光緒10年(1884),冬月每夜有大聲,發於海澨;公雞又亂叫,井水變味,甘鹹相反。法國人又侵犯臺灣。隔年,法國人更進一步進兵澎湖,又逢大疫連民間耕牛都撐不住。竹灣村小門村二崁村於三月節掃墓,即相傳法國海軍登陸澎湖,追擊清兵,就在清明日的前夕(四月三日),在竹灣海灘登陸,清兵喊著「洋鬼子來了」而逃亡,法國海軍在後追擊,放了幾槍,上岸後到處搶刧,在路上走的雞鴨豬都被搶走。當刧後餘生的百姓回來,已過了清明日,大家商量,下一個節日再來就是農曆三月三日,於是決定在這一天掃墓,「三月節」就這樣延續下來。
-
連年瘟疫與兵革之禍,人心異常恐懼,官方無法安撫人心,黎民之慰藉只能依賴神明。<石泉許氏族譜>及記載清法戰爭期間,疫疾流行,石泉鄉民與參加團練協防之丁勇,有二十餘人喪命,奄奄一息者為數更多。石泉人驚恐不已,「祈禱於千歲神前者,朝夕金鼓不絕」。
-
二崁村文物紀念館也保存兩面光緒13年(1887)之飛虎旗。由《二崁風華》該書所示,光緒13年元月15日,二興宮乩童身披紅色八卦肚兜,神明附體之後繪出雙虎旗,雙虎腳踩雲朵,身生雙翼,並於元宵夜祭出二旗,保護二崁全境平安。
-
二崁二興宮在瘟疫與兵革之背景下,於元宵之日推出雙虎旗安鎮民心。澎湖各村落多在元宵節前後,舉行鎮符遶境,重新賦予村庄領域之潔淨。百餘年前二崁的雙虎旗,亦是澎湖人元宵之後,繞境鎮符傳統的明證。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