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底電信線陸揚室紀錄

影像分類:古厝  2023海底電信線陸揚室紀錄|拍攝日期:2023-04-09(星期日)

海底電信線陸揚室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灣仔底厝
-
井垵里南岸瀕臨臺灣海峽,北岸和馬公市遙遙相望,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在光緒13年(1887)舖設的臺南(安平到二鯤鯓)到媽宮之間海底電報線,就選擇在井垵俗稱為「灣仔底」的海灘登岸(長約50浬),再以陸上電報線連接到媽宮城內的守備署。這條電報線平常專供臺澎兩地拍發官方及軍事電報,但是因為當時媽宮是臺灣海峽南部海域最重要的避風港,所以在西南季風強勁時也開放給到媽宮避風的臺灣船隻使用,以了解安平港的海況(許雪姫1991:36)。
-
日治之後這條海底電報線逐漸老化,曾經在明治31年(1898)進行換線,同時在登岸處興建一棟「海底電信線陸揚室」(電纜線機房、俗稱為「灣仔底厝」),每天派人24小時輪班駐守,負責電報的收發和轉接。翌年基於「有事」(戰爭)時恐怕會緩不濟急,又沿著舊線路再增設一條新設的電信線。大正6年(1917)再新設一條井垵和布袋之間的海底電話線(長約43浬),以便在安平線故障時兼做電報路線(許雪姫1991:95)。戰後這兩條海底電纜都停止使用,改由隘門鋪一條新線以維持臺澎之間的電信,而井垵的陸揚室則移交給軍方,做為漁港檢查哨之用(照片5-2)。
-
昭和16年(1941)太平洋戰爭之前,日本海軍又在井垵南岸,俗稱為「凸角」的地方建造了一座「防備衛所」。根據曾經參與建造的林財來的說法,所謂的防備衛所就是潛艇的監測站,澎湖的花嶼也有一座,24小時都有兵員駐守監聽,以防美國的潛艇偷襲馬公港。98防備衛所的外海水底佈設有10多個水中聽音器(聲納),以海底電纜和岸上的監聽機相通;陸上建築包括辦公室及營舍,還有兩支無線電桿,在監聽機接收到水中聽音器的訊息之後,以發報機定時向上級通報(黃有興2004:241-242)。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