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古厝
2023海底電信線陸揚室記錄|
拍攝日期:2023-04-09(星期日)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建築
軍事建築
類:
歷史
建築
通訊建築
區:
馬公市
井垵里
井垵里建築
───
海底電信線陸揚室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灣仔底厝
-
井垵里
南岸瀕臨臺灣海峽,北岸和
馬公市
遙遙相望,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在
光緒13年
(1887)
舖設的臺南(安平到二鯤鯓)到
媽宮
之間海底電報線,就選擇在
井垵
俗稱為「
灣仔底
」的海灘登岸(長約50浬),再以陸上電報線連接到
媽宮城
內的守備署。這條電報線平常專供臺澎兩地拍發官方及軍事電報,但是因為當時
媽宮
是臺灣海峽南部海域最重要的避風港,所以在西南
季風
強勁時也開放給到
媽宮
避風的臺灣船隻使用,以了解安平港的海況(許雪姫1991:36)。
-
日治之後這條海底電報線逐漸老化,曾經在
明治31年
(1898)
進行換線,同時在登岸處興建一棟「海底電信線陸揚室」(電纜線機房、俗稱為「
灣仔底厝
」),每天派人24小時輪班駐守,負責電報的收發和轉接。翌年基於「有事」(戰爭)時恐怕會緩不濟急,又沿著舊線路再增設一條新設的電信線。
大正6年
(1917)
再新設一條
井垵
和布袋之間的海底電話線(長約43浬),以便在安平線故障時兼做電報路線(許雪姫1991:95)。戰後這兩條海底電纜都停止使用,改由
隘門
鋪一條新線以維持臺澎之間的電信,而
井垵
的陸揚室則移交給軍方,做為漁港檢查哨之用(照片5-2)。
-
昭和16年
(1941)
太平洋戰爭之前,日本海軍又在
井垵
南岸,俗稱為「
凸角
」的地方建造了一座「防備衛所」。根據曾經參與建造的林財來的說法,所謂的防備衛所就是潛艇的監測站,澎湖的
花嶼
也有一座,24小時都有兵員駐守監聽,以防美國的潛艇偷襲
馬公港
。98防備衛所的外海水底佈設有10多個水中聽音器(聲納),以海底電纜和岸上的監聽機相通;陸上建築包括辦公室及營舍,還有兩支無線電桿,在監聽機接收到水中聽音器的訊息之後,以發報機定時向上級通報(黃有興2004:241-242)。
-
文字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21-02-05。知識更新|2023-05-14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四輯嵵裡里井垵里
|
第93頁
知識相簿|
▲隱藏連結
2021海底電信線陸揚室記錄
14
張
2023海底電信線陸揚室記錄
4
張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大厝內
|
紅羅村
|
地名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阮觀智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許周素雲
|
馬公市
|
人物
李益女
|
馬公市
|
人物
吳玉
|
西安村
|
人物
劉培初
|
人物
呂耀堂
|
瓦硐村
|
人物
張動九
|
人物
蘇銀河
|
人物
蔡豐盛
|
湖西村
|
人物
葉惠
|
馬公市
|
人物
黃見享
|
馬公市
|
人物
平台知識總數
7,30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