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開基始祖為陳恭、陳喜兩兄弟。
橫礁社開基祖牌牌面書「開澎始祖考陳公諱恭、喜神位。」左下側刻小字,「七世顯祖考諱信行、運行、董行、寢行、江行。」由此祖牌可知
橫礁陳姓開基始祖為陳恭、陳喜兄弟兩人,立此祖牌者為7世祖信行、運行、董行、寢行、江行從兄弟五人。惟此開基祖牌因年代久遠業已變形無法開啟,故內文所載先祖生卒年無從知悉;裔孫亦不知先祖原籍何處?但據祖牌已傳七世及裔孫陳改口述,知悉陳氏居
橫礁已逾13世,推判最遲與該社
莊氏應同在康熙中期已徙入
橫礁。
-
昭和時期陳氏有三合院7間,其中姓陳的5間(今
橫礁村1、2、3、4、6號)、宮邊1間(今
橫礁村13號)、宮後1間(今
橫礁村15號)。
-
明治時期《
西嶼庒橫礁戶口調查簿》載:297番地戶長陳壹,生於文久元年
(1861);陳壹父陳調,生卒年不詳;推算陳調約生於
道光16年(1836)。304番地戶長陳例,生於嘉永4年
(1851);陳例父陳仲尼,生卒年不詳;推算陳仲尼約生於
道光6年(1826)。按陳調、陳仲尼兩人皆生於道光年間,應係從兄弟,而其時陳姓已有三合院數間,已繁衍成小族群,故推判陳氏在康熙中期已徙入。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陳姓》載:「陳氏出自媯姓,虞舜之後,夏禹封帝舜子商均虞城(今山西永濟東南),至32世虞閼父為周陶正;武王克殷封虞閼父之子滿於陳,都宛丘(今河南淮陽),賜姓媯,卒諡胡,故曰陳胡公,亦稱胡公滿。自胡公滿都於宛丘,迨48世東漢陳寔,為太丘長(今河南永城縣西北);至陳宣帝太建元年(569)追封陳寔為潁州侯,故陳氏奉太丘長為潁州始祖。唐宗高總章二年(669)大將軍陳政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偕其子陳元光(開漳聖王)入閩開漳,其後子孫繁衍成一大宗派。」
-
按
西嶼澳諸聚落陳氏祖籍不一:
竹篙灣社始祖
陳明德,崇禎年間徙澎(原籍不詳);
小池角社始祖陳伍,崇禎年間自金門上坑徙澎;
二崁社始祖
陳廷益,崇禎年間自金門小徑徙澎;
大池角社「潁川派」始祖陳八,永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另一「碧湖派」始祖陳悟,康熙中期自金門湖前徙澎;
后螺社始祖
陳賛,永曆初期自金門下坑徙澎;
后螺社另一始祖陳獎,康熙中期亦自下坑徙澎。
內塹社(大陳)始祖陳吉、陳景,
橫礁社始祖陳恭、陳喜皆於康熙中期徙澎(原籍皆不詳);
內塹社(小陳)始遷祖陳公(名諱不詳),乾隆年間自
豬母水社徙來。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