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君(
1890-
1957),
湖西鄉南寮村人,生於
光緒16年(1890),父親趙太甲,母親許鴦,趙石君居次。因當時澎湖不好討生活,十多歲時每天捧著熟
花生四處叫賣,又喜歡看人家賭博,有一次,一時手癢下注,結果輸了,沒錢付,對方一氣之下,把他兜售的
花生一併翻倒,還糾眾要毆打。趙石君怕回家挨家人責罵,趁著晚上才溜回家,取了堂嫂一對銀手觸,典當作為船費,坐船到高雄,再輾轉來到嘉義。
-
當時嘉義林森路都是木材店,趙石君租了一間小小的房子再到鋸木工廠「撿柴火」,撿回後就將其鋸成長短相當的柴火,綁成一捆一捆,隔天一早以拖車運送沿街叫賣,當時家家戶戶多使用爐灶,柴火生意還不錯。賣柴火的生意所賺有限,所以趙石君省吃儉用,每天不敢吃三餐,僅在上午10點及下午4、5點各吃一餐。每餐飯後,一定將空碗倒些開水,把碗內油漬一併喝進肚子裡,往後君如此,一點都不浪費。
-
趙石君雖然不識字,但對數字非常有概念且記憶力奇佳,因為生意的關係,常與木材商接觸,也學了些做生意的竅門,後來稍有積蓄,租了間小店面升格當起小木材零售商。
-
日治時期的「營林所」(今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管理阿里山林木,這些木材要運到平地出售,必須經過「營林所」蓋章才能成行。「營林所」高級主管都是日本人,從事木材生意的臺灣人,平常很怕和日本人打交道,趙石君也不例外。每逢颱風侵襲時阿里山火車隧道常常發生坍方,交通一中斷阿里山木材就停運;所以當時臺灣人很怕「營林所」的日本人要賣木材。怕訂了木材後,颱風一來木材運不下山,就虧大了。有一次,趙石君來不及走避,被逮個正著,硬著頭皮半被強迫的訂了大批木材,趙石君雖告知日本人自己沒錢可以支付,但對方卻看他老實,給予木材賣完再分期付款的條件。幸好趙石君買的木材剛從阿里山全部運下山,有颱風隨後就來,阿里山鐵路全線中斷,全嘉義就只有趙石君有木材可以買賣,物以稀為貴,木材成為市場搶手貨,一日三市,趙石君因此大發,財源滾滾而來,財富難以估計。
-
之後趙石君開設「榮發製材工廠」(今嘉義市林森路與成仁街交叉口處),對澎湖人非常照顧,工廠裡的辦事員、工人,全部雇用澎湖人。有許多鄉親初到嘉義,舉目無親,沒得吃沒得穿,只要找上趙石君,問題全都解決了!他特別準備一間鋪有十多塊榻榻米的房間,供澎湖人居住,被家人稱之為「澎湖人的房間」,並將住在家裡的澎湖人視為自己的子女一般,嚴格管教;因自己沒讀書不識字,所以要求子女及員工上進,要他們多讀書,特別聘請漢文老師每晚到家裡教漢文、學珠算。有些年輕人好玩,晚上課後會爬牆偷溜出去玩,被趙石君發現,回來後一定要下跪受罰,有如嚴父一般,這些受罰的人或辦事員,對他又敬又怕,連氣都不敢吭一聲。脾氣暴躁的趙石君雖然管教子弟嚴格,但也慷慨大方,當長大成人後,也為他們娶親,一如大家長,十分受到尊敬,也被稱為嘉義澎湖教父。
-
趙石君事業發達後,大量購置土地,如位於民生北路與垂楊路交叉口處的舊嘉義市政府用地。二女兒趙寶治也在垂楊路與西榮路交叉口處開設「石君幼稚園」,名聞一時。也回
湖西南寮村重新翻修
趙氏宗祠。舉凡澎湖有大拜拜、蓋廟宇及地方建設君能出錢出力。
-
原先在澎湖有位指腹為婚的元配趙歐燕,因年少時沒錢返鄉娶親,由家人出面,用牛車到女方家娶親,直到妻子到了嘉義,兩人才見面。元配只生一個女兒,為了傳宗接代,先後再娶三房,總共生了四女五男;他的子女所娶或嫁,也多數為澎湖人,不然就是由澎湖人作媒,他對澎湖人的信任一如他對故鄉的信任。目前兒女都各有所成,三子趙榮三曾經擔任嘉義青商會會長及嘉義市澎湖同鄉會第三屆理事長。
-
資訊引用|《
湖西鄉志》
知識建檔|2020-05-09。知識更新|2024-07-01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