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1801固字六號海難事件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同義詞彙|1801固字陸號海難事件
-
清代嘉慶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巳時(西元1801年12月17日上午9點到11點),一艘福建金門鎮標右營的戰船「固字六號」(固字陸號),經過一個晚上的失控漂流,在澎湖網垵海域觸礁沉沒。船上搭載的砲械、鈴記、公文等物品全數遺失。全船149人有131人獲救生還、18人罹難(10人遺體成功尋獲,8人失蹤)。
-
固字六號遇難的時空背景,乃是嘉慶六年的台灣班兵大換防(台灣的班兵駐防期滿後,搭船返回福建,新兵則從福建運送到台灣接手防務),本船就是奉命運載長福、桐山兩營的119名班兵,從廈門開往台灣換防。十一月十一日(12月16日)出發時,管駕為林添興,帶領水兵29人。未料當天晚上固字六號開到大洋,突然遭遇狂風,將船桅、船舵都吹斷,船隻旋即失控漂流,最後在隔天上午被沖到澎湖的網垵海域觸礁沉沒。船上官兵落水後,有的抱著船板碎片漂浮上岸,有的被經過的漁船救上船,大部分都獲救,但仍有18人被湍急的潮水沖走,不幸溺斃。罹難名單如下:
-
長福營班兵8人:兵丁許連高、李積成、王秋等3人死亡,遺體尋獲。左軍兵丁何連芳1人失蹤;右軍兵丁楊明陞、張錦瓏、許連高等3人失蹤;左軍額外高連登1人失蹤,推定死亡。
-
桐山營班兵10人:兵丁張元輝、陳國輝、楊宗文、鄭志壽、趙得步、陳得玉、張子本等7人死亡,遺體尋獲;兵丁林得明、林高祿、陳開忠等3人失蹤,推定死亡。
-
事後,相關官員認為「出洋淹斃事屬因公,情殊可憫」,為上述18名官兵全數依標準辦理撫卹。
-
文獻紀錄
-
「提督銜福建臺灣鎮總兵世襲恩騎尉奴才愛新泰,署福建臺灣道奴才慶保跪奏,為內營哨船載兵來臺換戍在洋遭風擊碎淹斃弁兵沉失軍械查明恭摺具奏事。
-
竊照臺營本年大換班兵,凡內營撥戍新兵點交弁目管帶,由廈配坐商哨船隻渡臺,歷經遵辦在案,嗣於上年十一月初三日,據護澎湖協副將事遊擊聶世俊呈,據金門鎮標右營管駕固字六號哨船隊目林添興報稱,管帶水兵二十九名駕坐本船,在廈渡載長福桐山二營弁兵一百一十九名來臺換戍,十月十一日在廈放洋,是夜駛至大洋,陡遇颶風,全船目兵極力保護,無如風浪益加猛烈,大桅拗折,舵頁刮斷,船無把握,隨風漂至十二日已刻,船隻漂衝澎湖網垵外洋,沉礁擊碎,全船弁兵同防船及班兵砲械鈴記公文概行落水,弁兵等陸續扳扶篷板倚岸及漁船撈救得生大半,受傷查點人數漂失長福營左軍額外高連登一員,左軍兵丁何連芳、楊明陞、張錦瓏、許連高等四名,又漂失長福右軍兵丁陳國祿、李積成、王秋等三名,又漂失桐山營兵丁張元輝、陳國輝、楊宗文、鄭志壽、趙得步、陳得玉、張子本、林得明、林高祿、陳開忠等十名,現在確查漂失弁兵下落,打撈沉失砲械等項,獲日另報等情。奴才等隨會飭廳營照例勘訊,并於失船處所打撈砲械槓椇,確查漂失弁兵高連登等一十八員名是否淹斃,分別呈報去後。」
-
提督銜福建臺灣鎮總兵世襲恩騎尉愛新泰(等)〈為內營哨船載兵來臺換戍在洋遭風擊碎淹斃弁兵沉失軍械查明恭摺具奏事〉,嘉慶七年二月十日(1802年3月13日)
-
資訊引用|
-
《宮中檔奏摺-嘉慶朝》(台北市,故宮博物院藏),文獻編號:404007367。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ntu-PMA0002-0014500147-0007367.txt〉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書序號0146996。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ihp-neigedk-0000100010-0146996.txt〉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v.7》(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頁73。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檔名:〈ntu-2048340-0007300073-0000213.txt〉
-
作者|吳令丞
知識建檔|2022-07-1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