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5年(1966)縣政府在國軍的工兵協助下開始建設
嵵裡社區,同年社區理事會利用
水仙宮的土地,興建了一棟約30坪的活動中心(1層樓)。
民國72年(1983)鑑於原有活動中心建築老舊狹小,計畫改建,後來由於土地協調不易,改在
將軍宮東北側填海造地,向省府申請700,000元的補助,興建一棟1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
嵵裡里99-8號)。新生地總面積為2,239平方公尺,活動中心面積為240平方公尺,於翌年5月30日完工。
-
民國87年(1998)活動中心由於長期受到海水侵蝕已成為危險建築(照片3-39),
民國90年(2001)里長鍾晚得和社區理事長林山忠等人又開始籌措經費,計畫在原址南側重建。工程由
馬公市公所分二期發包,在
民國92年(2003)1月10日開工,翌年12月16日完工啟用;經費由離島建設基金補助3,875,200元,縣政府補助2,000,000元,縣議員陳雙全、縣議長劉陳昭玲分別協助爭取地方建設經費2,000,000元及500,000元,
馬公市公所補助500,000元,台灣電力公司
尖山發電廠補助2,000,000元,行政院農委會補助8,000,000元。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4輯|
2006年)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