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廟與海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地藏王廟與海靈殿重建落成碑記|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地藏王廟與海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歲次壬戌(1982)菊月,海靈殿集鸞社兼善堂開堂著造《顯德化世》,同年臘月完竣,1983年馬公藍木印刷廠出版。本書前頁,有諸多海靈殿兼善堂活動照片,海靈殿兼善堂可說是1980年代以後澎湖最興盛的鸞堂。此外,尚有海靈殿民國62年(1973)改建前與改建後之廟貌,可供互為對照
-
本書亦收錄民國62年(1973)海靈殿重建落成碑記」,從道光17年(1837)南甲居民於廈門雕塑蘇府王爺回澎,奉祀於現時海靈殿西方之地藏王廟。地藏王廟前後兩落,前係宫殿式祀地藏王菩薩;後乃民居式,為外籍來澎任官在本地物化者,停柩候船運歸之處,這也牽涉清代太平船的制度。
-
《治臺必告錄》〈會鎮請設太平船裝載兵骸並運送馬匹議〉云:「竊照臺地向有太平船二隻,專為運送兵丁骸骨,並附搭客柩而設。歷係招募郊商舉充,來去自由,並非官為經理,是以隨設隨廢,及時另舉承充。該船戶等固視為畏途,而地方文武官吏亦不暇問及;廢棄已將十載。」台灣原本有郊商招募私人船隻充當太平船,然而,以船隻載運大體,船家多視為畏途且不吉利。況且在無利可圖之下,太平船的制度旋設旋廢。
-
太平船的制度既然不臧,地藏王廟這種帶有半官方性質的廟宇,也應無法發揮停柩候船,運歸大體回廈門的功能。職是之故,無祀祠更顯得符合現況的需求。文澳海防廳右側,原本建有祠廟以入祀歷任在職亡故而無後嗣者的廳官吏,稱為無祀祠;光緒15年(1889),因為澎湖廳署移治媽宮(原協鎮署),而跟著遷建到廳署之南隅。日治時期無祀祠改建成為顯靈廟,也就是今日陰陽堂的前身。
-
太平船制度與地藏王廟並未發揮原有的功能,以至於同治年間已經呈現傾圮無人整修的窘境。同治三年(1864),南甲人於其東側建立海靈殿,地藏王菩薩也隨之移祀海靈殿,地藏王廟也消失不復存焉。
-
大正8年(1919)海靈殿重建;民國60年(1971),以周遭樓房鵲起,海靈殿顯得低矮,再次拆除重建。民國62年(1973)重建完成,乃由管理人陳財旺泐石為記。「海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
本甲海靈殿崇祀蘇府王爺,溯其本源係自清代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在厦門雕塑金身迎歸澎湖,從祀於現時本殿之西方地藏王廟。曩時,該廟有前後兩落,前係宫殿式祀地藏王菩薩;後乃民居式,為外籍來澎任官在本地物化者,停柩候船運歸之處。蘇府王爺之神像從祀於前殿,大顯威靈,恩周海嶠,澤被瀛壖。本甲眾弟子為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宜祀肅肅在廟,雍雍在宫。
-
同治三年歲在甲子,乃卜地建廟於此。地勢形勝當前,綠水濚洄,若開金鏡;鸞翔鳳翥擁后,青山環繞,如障錦屏,龍蟠虎踞,廟稱海靈。則寓背山面海,聿昭其靈之旨。未幾,地藏王廟因年久失修將傾圮,佛像移祀本殿不復重建,竟與王爺同祀在本殿。同治十一年歲次壬申,通判程海防邦基之夫人偶染重恙,醫藥罔效勢甚危急,聞王爺之靈感,虔誠祈禱,蒙恩賜良方,其病則瘳。乃增建四埵亭,敬献匾額曰「靈資清晏」以答神庥。
-
本殿自同治三年建立,至民國八年,經歷五十六載年久漸次破壞,不堪為棲神之所。於是歲重修居諸迭運,运今又經五十四稔寒暑。邇來社會日臻繁榮,洋樓林立,本殿左右民居亦俱築層樓。堂堂廟宇,竟如在低窪深谷之中,誠不雅觀。乃公議改建擴大升高,直欄横檻,雕梁畫棟,錦砌瑶階,華奇偉麗,光增輪奂。今日不與昔時矣!雖曰神靈之顯赫,亦民力之經營,於民國五十九年三月開信徒大會決議改建廟宇。民國六十年辛亥仲春之月,土木方興,纔經年餘創造已畢。巽爻占佳吉,離象焕光輝,落成誌慶,爰舉古今事跡,泐碑刻石,以垂不朽。
-
海靈殿改建委員會敬立
-
本殿管理人陳財旺謹撰
-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歲次癸丑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2-07-1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