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要港部製銅鐘

影像分類:梵鐘  馬公要港部製銅鐘|影像來源:文化資產局。

馬公要港部製銅鐘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隱藏資訊

左側鐘亭,內掛一銅鐘,鐘頂有龍形鈕環,鐘面約四分之一高處有圓型的敲擊點,其左右陽紋「太」、「極」二字,鐘面上陽紋伏羲八卦,中段分六面,各面有陽紋字「澎湖觀音亭」與年款「昭和四年二月馬公工作部有志者一同奉獻」,其下為十二生肖紋飾。右側鼓亭,內置一紅色木鼓,雙面栓牛皮鼓面,鼓置一四足架上,鼓中段兩側各一鈕環,為青銅色,有鏽。
-
指定理由|(1)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見證日治時期日人與本亭、觀音信仰之關係。(2)具有地方重要人物或歷史事件之深厚淵源者:具備。(3)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者:真實性及歷史性之價值均高。(4)具有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表現日治時期工藝技術,且具有藝術價值。(5)數量稀少者:鐘身非乳釘紋,而似菊花紋,具日本特性。(6)對地方或族群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影響或意義:具地方工藝技術意義。
-
備註|甲午清日戰爭戰火波及觀音亭1927年昭和2年)才重修為今日格局基礎,由馬公後窟潭謝江、謝自南父子主建,為面闊五開間兩進建築,屬山門雙護龍帶天井、拜亭的格局。其中穿廊融合迴廊與護龍的多重意象,其上置鐘鼓樓,為臺灣地區少見的廟宇建築形式,此對暮鼓晨鐘即為此所設。
-
備註事項|目前二樓鐘亭暫不開放登樓與參觀。
知識建檔|2018-08-10。知識更新|2024-05-3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馬公要港部製銅鐘

影像分類:梵鐘  馬公要港部製銅鐘|影像來源: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