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五德自來水設施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五德里早期的民生用水都取自於聚落內的井水,民國50年(1961)五德里民提供土地,供軍方在今澎南國中北側的雞母塢段332地號上開鑿一口軍用的深水井,並興建一座簡易自來水塔。軍方也在水塔下裝設4個水龍頭,供五德里居民自行去接水,水費按一擔一角收取。
-
民國54年(1965)五德里獲得省政府補助開始設置簡易自來水,運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補助幹線水管的安裝費;由縣政府補助15,000元、鎮公所補助7,000元,里辦公室也變賣救濟麵粉,來充做各家戶裝設管線的公費。里民的配合款(22,000元)則由里長歐清江先向農會借貸,原定每戶出資600元,後來因為各家戶的距離不一,導致裝置材料、工資上漲到每戶1,000元,因而有部分里民放棄安裝。五德里自來水的水源經澎防部特許,取自軍用的深水井;相關設施則在翌年12月22日興建完成,每天供水2小時(時間為早上10點到11點、下午4點到5點),是本縣第一個有簡易自來水的村里。
-
五德里簡易自水已在民國82年(1993)10月1日納入省自來水公司系統,民國84年(1995)8月自來水公司又在五德國小北側往五德舊碼頭馬路旁的雞母塢段165地號,開鑿一口井深150公尺、出水量為190cmd的「澎南7號井」,以沈水式7.5匹電動抽水機揚水,來充實水源(照片3-38)。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三輯山水里五德里
知識建檔|2025-05-12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