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湖東聖帝廟
-
聖帝廟坐北朝南,是
湖東村主廟。始建於清
乾隆47年(1782),稱「朱王廟」;
光緒15年(1889)重建,改稱「聖帝廟」迄今。
民國8年重修、
民國55年改建、
民國85年至
民國87年再改建至今。廟內〈聖帝廟重建碑記〉(刻於
民國87年)載:「吾
湖東聖帝廟,溯自
乾隆壬寅年(按:
乾隆47年)建立朱王廟。……
光緒己丑年(按:
光緒15年)由董事許貴提倡改建,稱為聖帝廟。至民國己未年(按:
民國8年)再由董事許種倡議,重修乙次。惟光陰荏苒,……時遭颱風肆虐,垣頹壁毀,……擇於民國丙午年(按:
民國55年)春吉日,依照廟之原址興建,同年葭月竣工落成……
-
主神為關聖帝君,副神有朱府、岳府、李府、葉府諸王爺、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主祭日為主神神誕農曆6月24日。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澎湖縣)
-
朱王威靈成聖帝:
湖東聖帝廟廟名的變遷
-
湖東聖帝廟主祀文衡聖帝,〈聖帝廟重建碑記〉言及:「
湖東聖帝廟、溯自
乾隆壬寅年(1782)、建立朱王廟、奉祀朱、岳、李、葉千歲諸神聖閲二百餘年。
光緒己丑年(1889)、由董事許貴、提倡改建,稱為「聖帝廟」。至民國己未年
(1919)、再由董事許種、倡議重修乙次。
民國55年(1966)與
民國85年(1996),又有重建,成今之廟貌。」
-
然而,
明治30年(1897)12月,全臺的社寺調查,
湖東鄉的廟宇為
光緒13年(1887)所建,廟名為威靈廟。對照碑記紀錄,
光緒13年至
光緒15年(
1887-
1889),應有重建無誤。然而,當時廟名稱為「威靈廟」而非「聖帝廟」。陳英豪依據
光緒己丑年(1889)「威靈赫赫」匾推斷,
1897年社寺調查時,
湖東鄉的廟宇名稱應是威靈廟,而非聖帝廟。
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的調查,
湖東鄉有「聖王廟」,位於
湖西庄湖東566番地,主祀「朱王爺」。聖王廟與聖帝廟有異有同,主神仍是「朱王爺」。
日治時代的調查,
湖東聖帝廟碑記的記載,多有衝突。
湖東鄉由朱府王爺改立文衡聖帝,並以「聖帝廟」為名究竟始於何時?只能另闢蹊徑。
-
明治34年(1901)初臺灣掀起
扶鸞戒鴉片煙風潮,並由臺南傳入澎湖。8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
-
近聞臺南縣島民新設一種降筆會,即禱神
扶鸞之謂也。各屬昌盛,勢甚蔓延。若輩假關帝神水之代民改脫製(阿)片煙癮,為取財之道。而愚者信以為然,服水後,癮不能斷,百病叢生。有牧民之責者,睹此情形,豈容坐視不救,即派警察稽查拿究。目下若輩,已設支部於澎湖
媽宮島,勸誘入會,代人解去煙癮云云。
-
該年陰曆5月15日(6月30日),
一新社鸞生到
媽宮城堭廟牒告靈應侯請求為澎民戒改
鴉片煙毒,轟動澎湖。
一新社戒煙運動展開之後,由於效果顯著,澎湖各地信眾紛紛抬轎來
一新社參拜,乞求丹水回鄉治療鴉片煙癮以及各種病痛。包括
菓葉鄉、
中墩鄉、
烏崁鄉、
西嶼澳小池角鄉,
網垵澳等地都有乞求者。
一新社主神文衡聖帝神蹟,因此廣為流傳。
西衛宸威宮,
後窟潭威靈殿、
港仔尾許真君廟、
中屯永安宮、
港子保定宮、
烏崁靖海宮等,大致在此時增祀文衡聖帝金身,乃至於立為寺廟主神。
-
紅羅罩洪汝明本為
一新社鸞生,有鑑於
一新社文衡聖帝濟世救人,同年
(1901),遂與
龍門鄉洪瑞徵成立
紅羅罩集會所向善堂,著造《化俗新編》。《化俗新編》〈卷五〉,辛丑年
(1901)10月26日巳刻,有「
湖東新任文衡聖帝」降詩:
-
山東掌握几千秋,今歲陞遷在此修。
-
幸得聖真邀濟世,勸君急切苦中求。
-
文衡聖帝自述生平,乃江南人,覆姓司馬,三歲失怙,僅留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爾後,其經商有成,賑濟貧民,施棺助葬,行善不倦。至六十三歲,無疾而終。森羅殿閻王將其一生之事轉奏玉帝,玉帝幸龍心大喜,封為山東之城隍,及至今年
(1901)澎
湖東建塑文衡聖帝之像,再陞為此任文衡聖帝。
-
湖東村廟宇由
乾隆年間創建時稱為朱王廟,
光緒年間改為威靈廟。
明治34年(1901)歲次辛丑,
湖東鄉新塑文衡聖帝神像,顯然與澎湖其他鄉社相似,係受到
一新社文衡聖帝戒改澎湖人鴉片煙神蹟的影響,而新塑文衡聖帝奉祀。職是之故,
湖東鄉由威靈廟主祀朱府王爺,改為聖帝廟並立文衡聖帝為主神,最早時間點應在
明治34年(1901),而非
光緒15年(1889)。
-
#參考資料
-
《臺灣日日新報》,〈究降筆會〉,
1901年8月1日,第3版。
-
紅羅罩集會所向善堂,《化俗新編》〈卷五〉,
1901年,頁1-4。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湖東聖帝廟重建碑記
-
窈維佐漢封侯、早享千秋之廟食、忠心愛國、宜崇合祀之禮文、大義凜然,同昭日月、俎豆馨香、功垂宇宙、蓋神之盛德、萬民共仰、人間留像、祀其英靈、其精進神通變化莫測、而吾
湖東聖帝廟、溯自
乾隆壬寅年、建立朱王廟、奉祀朱、岳、李、葉千歲諸神聖閲二百餘年、其間、於
光緒己丑年、由董事許囊、提倡改建、稱為聖帝廟、至民國己未年、再由董事許種、倡議重修乙次、惟光陰茌筲、歲月如梭、轉眼近于半世紀矣、時遭颱肆虐、垣頹壁毀、丹青無光、廟貌已呈陳舊、而聖帝威靈廣被、香火鼎盔、鄉民感恩圖報、爰由村中、有志人士、許江湖、許平生、許清董、倡議重建、經民眾嘖同、踴躍樂捐、未幾集腋成裘、乃擇於民國丙午年春吉日、依照廟之原址、興建、同年葭月竣工落成、廟貌燥然一新、而今滄桑幾歷、已閲三十年淤民國西寅年、遭遇韋恩強風襲境、廟宇架構受損、廟項洩漏、雲壁污毀、棟題剝落、勢將不可收拾、若長此因循、則大傾頹、何以伸禮神之心、莫展椒精之儀、是以神雖顧赫、亦須壯覬廟貌、兩者並重、鄉中者老有鑑及此經村長許平來、暨
鄉老發起再重建、于是乎、成立聖帝廟重建委員會、詢謀眾議、策劃事宜、或捐金而資助、或策劃以圖成、所憾本村最爾人稀、有感力似絮棉、財源無著、無以建聖帝明王之壯觀、徒然託敬神感德之空言、乃由
鄉老遴選重建委員、並眾舉許君潤為主任委員、又推選許平來、許君潤、許傳根等、赴台募捐、幸蒙旅台父老、共體鄉情之誼、解囊捐貲、爰則于
民國八十五年、西子荔月廿四日奠基興工、日夜經營、至
民國八十七年桐月竣工、並于
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三月初四日舉行落成大典、歷時一年有餘、聖帝廟、粉堊凝霞、翬飛燥彩、輝生實殿、蔚為雄覬、靈明顥著、香火大盛、佑我黎民、更無涯淡、此皆輳鄉民暨旅台父老掏出之熱誠、與神威之無疆也、爰撰俚句勒諸瑱、以垂久遠、是為記。
-
聖帝廟重建委員會
-
文字來源|
湖西鄉志(中冊)
知識建檔|2017-03-15。知識更新|2025-09-1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