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生產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昔時澎湖婦女多在家請產婆幫忙接生,有些生產多次的婦女甚至在婆婆或其他女性親友的協助下自行處理。產婦即將臨盆時產房的門窗要關閉,以避免產婦受風寒,生產及坐月子期間所受的風寒即俗稱的「月內風」,不時的頭痛與腰酸將會終生困擾該產婦。七美流傳一個防治月內風的偏方,飲用雞仔胎粉沖泡的溫米酒可預防月內風,如已經得到月內風可大口喝下雞仔胎粉酒,再用棉被包起來出一身大汗即可。西嶼鄉另有一治月內風的偏方,為撿拾屋瓦上經常久風吹日曬已無異味的貓糞,以水煎服。
-
產婦開始陣痛時,丈夫或家人須燒開水,嬰兒呱呱墜地之後即以之洗澡。胎盤通常由父親帶往海邊,掘洞深埋,絕對要避免貓、狗挖掘搶食。婦女產後一般都會吃麥芽糖燉的雞蛋,俗稱壓腹,以填充因產下胎兒空虛的肚子。初生兒在前三天中僅以棉絮吸食甘草水,咸信如此能夠排出其腹中的胎毒。一、二週後脫落的臍帶,則以草紙包裹置於衣櫥、衣箱之底收藏。
-
產婦通常在其臥室生產,此後產房即稱「月內房」,除至親外他人不許入內;進過月內房者不論男女都被視為不乾淨,不可進入寺廟,也嚴禁參與婚喪喜慶。產婦做月子時不可離開產房,停止操作家務;不可沐浴,尤其是禁止洗頭,以免受風寒,若想淨身僅能以熱水擦澡。
-
坐月子的產婦唯一的工作是哺乳,家務由婆婆、小姑負責,當然家境不佳者常無法獲得充分休養,不僅沒有雞鴨麵線等補品,可能生產完畢立刻要恢復上山下海的勞動。七美的產婦在開始哺乳時,要以洋蔥洗乳頭,如此奶口容易開,嬰兒較易吸吮。
-
產婦坐月子期間的補品除前述的麥芽糖燉蛋外,還有李紹章提及的「雞、麵線、瘦肉、豬肝、豬肚、豬腰、豬腳、烏麻油、料酒、烏糖、薑等」。麻油、黑糖、薑、酒、麥芽糖等都是屬於溫熱性的,對於產後虛寒的母體大有裨益;豬腰子及豬肚是根據漢文化「吃什麼,補什麼」的觀念,補充產婦的肚腹;雞、鴨、麵線、豬腳、豬肝等則是一般性的補品,不僅是產婦,療養中的病人也可用以進補。
-
昔時嬰兒夭折率高,此外由於醫療衛生條件不佳,有些畸形、不健康或器官有殘缺的嬰兒常被置於屋舍角落,俟其自行斷氣,甚至有用衣、被悶死者。在清朝時代窮苦人家有殺女嬰之習,故官吏士紳捐建育嬰堂,以收養棄養的女嬰。嬰兒誕生後數日確定可以存活時,即要拜床母,以飯一碗上置蛋、肉等數樣小菜放在臥床上拜,並在床腳焚燒金紙。七美地區是嬰兒滿月才拜床母,「在臥房的床前用一碗飯煎幾顆蛋,床母衣(五色紙剪成的衣服)一條線(給床母縫補用)和金紙來祭拜床母」。以後逢年過節都要祭拜床母,祈求嬰兒能無病無災順利成長,直到嬰兒六歲左右若無弟妹接續出生即不再拜。
-
西嶼在嬰兒出生後有做「三朝」之習,「產後第三日叫做『三朝』,請來助產士(舊稱為產婆),以桂花心、柑葉、龍眼葉,及一枚小石子,煮湯為嬰兒洗身。另以油飯、雞酒送給外婆及親友,叫做『報酒』」。
-
昔時嬰兒出生至滿月前要以包巾縛緊手腳,據說可免其在睡眠中突然翻動受驚。因為有此一俗行,故若見人毛躁愛動或兒童太過調皮,常以「出世〔時〕未縛手」譏之。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三)|宗教志》
-
六○年代以前,婦女臨盆時,多由產婆接生,新生男孩的臍帶要用布包裹,火化成灰,再將灰裝在瓶子裡,放置在床下四個月;女嬰的臍帶,則用布包裹,丟到海裡去。嬰兒剛離開母體時,母親必須吃幾個雞蛋來「墊腹」。產後的一個月內,母親每天吃六餐,每餐的食物都盡量少油、少鹽、力求清淡容易消化,正餐吃白米粥或飯,配新鮮的魚及醬菜,另外三餐點心則是麵線糊加雞蛋和少許的麻油,忌吃生冷的食物,直到滿月。當時許多家中經濟情況較差的人,並沒有白米粥可吃,只能以蕃薯籤配鮮魚作為產後的進補食物。產後十二日到滿月,開始正式進補,增加油水較重的食物,如:中藥燉雞、麻油煎魚、豬心、豬腰等,但是仍然以新鮮的好魚為主要的補品。(註:十二日之前產婦仍有大量的惡露,補的東西會隨著惡露流出,吃補也無濟於事。)
-
產後四十日內,產婦禁止洗頭、洗澡,不能吹到風,只能以熱水擦身體,以免引起月內風、頭痛、感冒等症狀。也不能外出,以免沖犯到天公,像生病就醫等不得已的情況下外出,必須撐傘出門,頭不能見天日。也不可以入廟拜拜,更嚴禁進入別人家中,以免沖犯到對方家中的神明,給對方帶來不幸。
-
產後的四十日內,原則上產婦不用擔水、下田、提重物,但是仍要分擔洗衣、煮飯等家事。較貧困的人家就沒這麼好命了,生完小孩仍須挑水、下田耕作。婦女如果不幸小產,必須把死嬰丟入海中,以免日後有嬰靈作祟。
-
文字來源|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知識建檔|2017-11-10。知識更新|2019-09-0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