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日治時期人口遷移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由於澎湖本身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推力,迫使澎湖人遷移外地以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根據尹建中澎湖田野調查成果,澎湖人在清代初期與中葉,利用風季不能出海作業的空檔,前往恆春一帶燒木炭或種植甘藷,待收成後載回澎湖。有些人往往在來往數次後,乾脆舉家遷來定居,此乃造成此一期間澎湖人大量移住屏東主因。清代中期之後澎湖人向外移出的目的地,轉換成當時在臺灣本島最為繁華的臺南市,或從事經商,或當苦力。
-
日本領臺前夕,澎湖人地關係漸趨緊張,林豪澎湖廳志》就曾說:「前者土薄為患,今則地力經營已盡,遂有人滿之患;其不能不外出謀生者,時勢則然也。」;「澎民之赴臺謀生者,年以千百計⋯⋯地狹民稠,田不足耕,榖不給於養,不得不尋親覓友,以圖餬口。」換句話說1890年代初期,澎湖居民已因地狹民稠,田不足耕,榖不給於養這一經濟因素,更不得不遷移臺灣圖謀生機,而且這是時勢所趨。
-
尹建中進一步認為,在道光8年(1828)光緒18年(1892)這個時期由從大陸來的人口移入地轉為人口移出地,而澎湖之移出地即係臺灣本島,主要分布地區為今高雄市、臺南市、屏東縣、高雄縣、嘉義縣、臺北市、臺東縣和基隆市等地,以高雄市為最多。至於澎湖人大量移居高雄市,要至明治41年(1908)日本當局開始其第一期築港計畫,由於築港所需人工甚眾,澎湖一些年輕力壯男性遂開始大量遷往高雄,澎湖人常很自豪地說:「我們是參加大高雄建設的!」
-
至於日治時期澎湖境內情況如何?林豪所說的「田不足耕,榖不給於養」之窘境,並未因日人領臺而有所改善;反而是官方文書仍不斷提及類似描述,例如「澎湖耕地少,且磽薄瘠土之一孤島,重要農產品落花生蕃薯以及高粱。住民一年間的食糧不足,多暴風;食糧不足,各季暴風雨之際,海路不通、米穀雜貨暴騰」、「澎湖蕞爾小島,土地狹小磽薄,稻麥穀物很少」、「無水利之便,土地不肥沃,冬期半年季節風猛烈,各離島交通極為不便,糧食缺乏,住民生活狀態貧困」、「由於廳下地理及氣候關係,先天上糧食缺乏達七個月以上」再加上人口密度過高,人口增加率又大,產業卻微不足道,結果造成人口過剩,導致生活困難;當局調節的方法即為獎勵島外「出稼」,此形成有名的「澎湖島苦力」。「出稼」為日語,指在一定期間離鄉出外工作、出外賺錢;換句話說,出稼者為一季節性移民。澎湖廳對於廳內出稼至臺灣的本島人有其管制措施,曾以府令第18號、訓令第25號公告「出稼者證明書下附規則」、「出稼者證明書下附規則取扱手續」,島民若違反規定將處以拘留或易科罰金。48根據資料顯示,澎湖季節性移民人數呈增加之趨勢,從大正元年(1912)的7,846人至昭和15年(1940)已增加至36,268人,成長3.62倍。季節性移民人數占當年人口總數之比例從大正元年(1912)的14.49%,至昭和15年(1940)已高達53.52%,換句話說每二個人就有一個人成為季節性移民。惟太平洋戰爭爆發,澎湖季節性移民人數驟降,以至昭和17年(1942)只有7,388人。
-
出稼政策帶給澎湖的影響,利弊得失皆有。就整個澎湖經濟而言,確實帶來不少助益,因出外打拼的澎湖出稼人,會把所賺到的工資寄回澎湖,以昭和14年(1939)為例,當年寄回的金額有143,725圓,而寄回的物品折算成金錢亦有163,649圓,一共是307,374圓。然而這些金額以明確得知者為限,無疑地還有許多自己帶回家或託親友交給家人者尚不計在內。此外,季節性移民,若能找到適合的工作,會在工作地點定居,以後只是回鄉省親,實能減少人口的壓力。
-
惟這些季節性的移民也帶回負面影響,澎湖島外就業本非得已,但在島內一向溫順的人,由於在他鄉被看成流浪漢,環境使然,往往變得粗鄙凶暴。故在臺灣本島人眼中,說到澎湖苦力,就認為是厚臉皮不要命的人,再加上在臺灣本島受不良之徒的誘惑,不知不覺中感染了惡習。這些出外謀生者每年都有兩次回鄉省親的機會,島內的淳樸風氣也隨他們的省親而破壞不少,這在官方看來,是令人遺憾的。甚至因男子到島外就業,農事成為婦女的專業,男子雖然多在夏季農忙期返鄉,但大都不顧農耕,婦女也以讓男子擔任農事為恥辱,由是自然形成陷男子於遊蕩墮落的風氣,這造成全家以及地方勞力經濟上的遺憾。因此日本當局認為對男子應當引導養成農耕勤勞的優良習慣,期能一致實踐,就必須經常而充份地加以督促。
-
人口密度
-
前述提及人口密度過高,係導致澎湖出稼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明治29年(1896)澎湖人口密度為每一平方公里403.78人,至昭和18年(1943)每一平方公里增加至558.41人,為明治29年的1.38倍。其人口密度之高,為臺灣第一,甚至在昭和6年(1931)與日本各府縣比較,僅次於東京府、大阪府,排名第三位。若就種族別來說,這一期間,以日本人人口密度成長幅度最大,從明治29年(1896)的1.43人,至昭和18年已增加至29.05人,為明治29年的20.31倍;至於臺灣人則增加1.31倍。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三)|人民志》
知識建檔|2017-11-0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