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商業
商店
類:
產業
商業
雜貨店
區:
馬公市
光榮里
商業
───
光明號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1
分鐘內
光明號位於
光榮里
文光路130號,在戰後初期,大約
民國39年
(1950)
開張。是一間獨棟(一層)的雜貨店,店的牆壁是
老古石
牆、外面粉刷白石灰,屋樑是木造的、地面則是磨石子地。第一代老闆是孫璧雲,孫璧雲本來在澎湖廳工作,國民政府接收後,因為聽不懂國語,索性將工作辭掉,開起小雜貨舖。當時的於酒都由公賣局交給農會批發,每個村里有1個農會小組長負責於酒零售,孫璧雲辭掉工作後就以小組長的名義申請了於酒牌。然而當時附近少有人居住,除了他們之外只有對面二、三戶住家,雜貨店由孫太太看守,孫璧雲仍在私人公司工作以持家計;目前由第二代老闆孫清佐繼承,是
光榮里
歷史最久而且是唯一沒有改建過的店面。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4輯|
2006年
)
知識建檔|2021-11-27。知識更新|2023-11-07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四輯光明里光榮里
|
第78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棕腹啄木鳥
|
啄木鳥科
造船廠
|
造船廠
建國黃昏市場
|
解嚴後
|
光復里
|
市場
國際市場
|
戒嚴期
|
光復里
|
市場
公務人力培訓中心
|
中興里
|
社會教育
菊島之星
|
光復里
|
市場
海上貨運
|
海運發展
勸戒賭博歌:鸞書中的臺語文學
|
鸞堂
魚市場
|
市場
青青草園
|
公園
夫人媽廟
|
同治
|
內垵村
|
有應廟
靈應祠
|
朝陽里
|
有應廟
內垵北漁港
|
內垵村
|
漁港碼頭
建國市場
|
戒嚴期
|
重慶里
|
市場
建國黃昏市場
|
解嚴後
|
光復里
|
市場
夫人媽廟
|
光緒
|
竹灣村
|
落難神明
造船廠
|
造船廠
國際市場
|
戒嚴期
|
光復里
|
市場
公務人力培訓中心
|
中興里
|
社會教育
菊島之星
|
光復里
|
市場
平台知識總數
7,53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