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無河流湖泊,淡水水系闕如。在自來水尚未普及之前,井泉一直是澎湖人生活的命脈。不論是日常生活、地名定位、民俗文化與宗教活動,皆與水井息息相關。
-
石泉,清代方志又稱石井,已聚落西南社口之低窪處,有個自然的石孔,雖只有一尺餘的深度,卻能不斷湧出甘泉,猶如一口小型的水井,因而得名。舊聚落主要分為東、南、西、北四甲,主要由陳、莊、許三姓組成。
陳姓入墾最早,人丁旺盛,分為兩甲,莊、許次之,各為一甲。
-
民國36年(1947),居住於東營周遭的居民苦於井泉缺乏,眾人遂謀議開鑿井泉,在
石泉國小東側有一條小溪溝,流水潺潺,開鑿之地乃決定在小西溝之東、東營偏北之地。大夥商議聘請
雙頭掛蔡姓師傅協助開井,每戶各派丁口協助鑿石運土,今年93歲高齡的陳許春妹女士,便為當時的小工。今年80之齡的陳日東先生,抑是當時的見證者之一。井泉開鑿後,泉脈豐沛終年不竭,附近陳、莊居民歡天喜地,將此地暱稱為井仔腳。不論是
菜宅澆灌、濯衣洗澡,井仔腳滿足了大家生活所需。
民國38年(1949)後,國軍佔住
石泉國小校舍為營地,師生被迫遷移至宗祠或
朱王廟上課,為數眾多的國軍也仰賴此井水源解決平日用水。也因井仔腳水質良好,能製作豆腐,又有豆腐井之美譽。
-
民國48年(1959),陳許春妹女士長子方三歲之齡,不慎罹病,陳許女士便求
馬公醫院診所,然病情一直無法好轉。陳許女士乃至東營燒香,在
井母前誠心祈禱乞水回家給兒子引用,兒子病情竟然不藥而癒,
井母的神蹟為鄉人所傳頌。附近居民每逢初一、十五以菜湯飯祭祀,逢年過節則準備四菓感謝
井母的照顧。小孩子在井邊洗澡嬉戲,
端午節乞
午時水,也是熱鬧騰騰。井仔腳開鑿距今已逾70載,目前仍連結七座馬達抽取地下水,提供
菜宅澆灌與清洗之用。井仔腳過往的點點滴滴,是附近居民共同的回憶。
-
陳許春妹女士說:「井是咱的生命」。疼惜鄉井,也是愛護我們生活的這一塊土地。
-
#感謝莊華州主任
-
#感謝陳許春妹女士
-
#感謝陳日東先生
-
#感謝莊喜華先生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1-04-18。知識更新|2021-04-1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