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昭和18年(1943)大改葬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墓塚改葬,本是家族乃至於宗族常見之事。政府公共政策、或者祖墳風水考量而遷葬者。例如,沙港下社陳姓族譜記載:「11世祖原葬於港底社,因日人增產起見於1943年11月改葬於溫燒頂」;第13世祖也在第二次大戰期間遷來溫燒頂;第9世祖原葬於紅羅,因日人要興建漁塭,於1942年8月遷葬溫燒頂。
-
上述「日人增產」,源於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而澎湖的糧食一般只夠四、五個月之食,澎湖廳於是成立「物資需給組合」來統制物價、分配糧食,並提倡節省糧食運動,限制人民的口糧。舉凡生活必需品,均應依限制之數量,向指定商店購買。同時經濟警察也不斷的取締黑市交易。自1940年4月(昭和十五年)起,食米按人口數之多寡配給。1943年8月以後,更嚴令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實施冬耕,一切以增產為第一目標。日本也派遣軍船載運糧食到澎湖,許可帆船由台南州布袋等處載運地瓜絲進行交易,以解決澎湖糧荒。另一方面,為因應戰爭軍需,1939年5月起組織「澎湖勞力供給組合」,禁止壯丁外出謀生,以供給軍事上所需之勞力。牛車也在徵用之列,以增加工作效率。七美花嶼以及東西吉等南方諸島有一種可使澎湖居民於野外躲避空襲的石牆,東吉居民稱為「風林」,「風林」也兼具冬季增產阻擋東北季風之用。
-
西嶼方面,1944年赤馬蔡姓瓊林的帳簿記載有「墳墓改築費」。然而,小池角陳氏、盧姓、顏姓等都在1943年被迫遷葬,穎川陳姓墓碑強調"改塟"二字,並將原本散居各處,被迫遷葬的墓塚,將其墓碑鑲嵌於墓園圍牆上。顏氏三房更是有128位先人於該年同時遷葬於一處。盧姓(范陽)墓碑記事:「上款:昭和癸未(1943)仲冬;下款:諸裔孫一仝立石」,內文:「無念我祖,聿來胥宇。子子孫孫,爰居爰處。豈後承先,三百寒暑。先人之兆,亦故其所。遇時變遷,保存不許。闔族相量,言善鼓舞。改築佳城,擇地而取。南北山頭,一來坏土。」盧姓墓碑記事極可能出自當時已從高雄返回小池角居住的盧顯
-
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搜尋,昭和3年(1928)臺灣總督府陸續劃定各街庄公共墓地,例如小池角就在烏礁頭4234號番地;沙港在溫燒頂1572番地,陳梅峰即葬於此處。此後,澎湖馬公街白沙庄湖西庄西嶼庄等地墓塚改葬多集中在昭和12年(1937)至19年(1944)之間,其緣由為土地整理。
-
沙港陳姓族譜的記載因「日人增產」而遷葬;小池角盧姓更記載「遇時變遷,保存不許」被要求改葬他處;顏氏三房更是有128位先人同時遷葬。以上遷葬時間點都發生在1943年,單就小池角烏礁頭一地,就有近10座墓塚是將散居各處先人的墓塚全集中於烏礁頭一處,此舉明顯是國家力量介入其中。箇中緣由,有待文獻與田野的結合做近一步的研究。
-
#參考資料
-
《澎湖沙港陳姓族譜》
-
「墳墓改葬(澎湖廳)」(1933-08-26),〈昭和8年8月臺灣總督府報第1894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1894a010。
-
「墳墓改葬(澎湖廳)」(1943-09-11),〈昭和18年9月臺灣總督府官報第434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2030434a024。
-
「墳墓改葬(澎湖廳)」(1944-05-10),〈昭和19年5月臺灣總督府官報第639期〉,《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2030639a017。
-
「廳地方費所屬地無料貸下許可ノ件(白沙庄)」(1928-01-01),〈昭和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三卷內務〉,《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7368021。
-
「廳地方費所屬地無料貸下許可ノ件(西嶼庄)」(1928-01-01),〈昭和三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三卷內務〉,《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7368023。
-
許雪姬,《澎湖縣誌》<卷九城市志>(澎湖:澎湖縣政府1990年),頁29。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