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東衛天后宮之源起及重建碑記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明社既渥,先人為避異族虐政,自閩南遠涉重洋,抵達澎湖寄居東衞,墾荒務農,詩書繼世,雖身處海外孤島,心懷先世文明。為延聖教於不朽,在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選就龍蟠虎踞,山水聚合之鐘靈吉地,奠基建祠供祀社神,將俗稱下田仔同公媽宮城隍阱同入祀,至乾隆卅七年1772年)壬辰恭奉海上守護神、天上聖母為主神,乃改稱曰天后宮。嗣於道光癸巳年間〔1833年〕增祀周府恩在巧得先師,尊崇列位,神聖之偉績功勛,寓教化於宗教,由來廟藉山川靈秀神鑒群黎虔誠,顯赫威靈,錫慶錫祥歷經三百餘年數度經營,幾度修葺,在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經呂純、莊湖漣、呂倫、呂現諸董事重建,及民國六年1917年〕丁巳後由呂恭、莊得、呂換、呂等諸董事重修。爾後世紀歲月未加修飾,樑柱垣頹搖搖欲墜,怵目驚心。迄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丙午春,值年鄉老提議重修,由在鄕及旅外民丁推選委員籌劃重建事宜,翌年春按原址原向破土興工,復得南甲長房捐獻鄰地,乃稍擴規模,增進左右兩廂同年十月殿宇粗成,奉迎諸神聖返駕安座,五十八年〔1969年〕巳司孟冬重建工程告竣落成。前後數載端賴合境諸善信、鄉老董事、委員等,群策群力共襄斯舉,於焉功成,雖未臻金碧輝煌,然淳具肅穆莊嚴,從茲廟貌換新香火永盛,神恩廣被,護欺土、佑斯民當永垂萬禩,爰勒石明誌。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東衛里安宅里
知識建檔|2025-05-0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