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澎湖厝:澎湖移民建立的聚落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17世紀以降,因戰亂、飢荒等因素迫使福建沿海,尤其是金門人大量移入澎湖。17世紀中期,澎湖人口約有五、六千人。清代,澎湖人口快速增加,貧瘠的澎湖土地,只能生產番薯高粱花生等作物,已不足以養活眾多的人口。故而清末林豪編撰的《澎湖廳志》云:「若澎民之赴臺謀生者,年以千百計,豈皆不肖者歟?地狹民稠,田不足耕,穀不給於養,不得不尋親覓友,以圖餬口。」日治時期,澎湖廳亦獎勵島外出稼或移民,以舒緩澎湖的人口壓力。
-
尹建中〈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提出澎湖居民自1750年代已移往恆春一帶從事種番薯燒木炭等工作;爾後,台南府城進一步成為澎湖人移民的首選,經商有成。明治末期,開始進行高雄築港工程,更吸引許多澎湖人移民高雄。
-
澎湖人移民台灣,常常聚集而居,除了興建屬於自己社群的「澎湖廟」之外,當地居民常常以澎湖厝做為當地的小地名或村落名。
-
嘉慶22年(1817)萬泉寺倡捐重修,至道光2年(1822)竣工,乃勒石〈萬泉寺重修捐題緣金碑記〉以記其事。其中,捐題緣金者有「澎湖厝黃芋觀捐銀拾大員,楊溪水捐銀肆大員。林鎏觀、顏朝觀,各銀三員。李存觀、林香觀,各銀二員。」
-
鹿港金門館原稱「浯江館」,本為仕紳許樂三的宅邸。嘉慶10年(1805)許樂三遺命其子將住居薄賣改為浯江館,立意「凡官兵斯鎮及弁丁輿夫、彼都人士,無不憩息其間」。道光年間,浯江館曾經重修。清咸豐5年(1855)再次重修,〈重建浯江館捐題碑記〉捐金者有澎湖厝趙夗觀捐銀伍大員、趙飲觀捐銀參大員。
-
清代方志也記載多處澎湖厝的地名。《新竹縣采訪冊》中,有「澎湖厝莊」: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西門外。戶一十一,丁口六十三。同治10年(1871)陳培桂編纂之《淡水廳志》:城南中港堡二十六莊有澎湖厝莊(二十六里)。道光15年(1835),周璽編撰之《彰化縣志》,「馬芝遴上下保各莊名:圳頭厝、海埔厝、下厝莊、竹圍莊、澎湖厝…..」。
-
遲至道光初年,在台灣已出現以澎湖移民命名的聚落,實際上時間可能更早。若利用《地名資訊服務網》查詢,台灣與澎湖移民相關的地名,如澎湖厝或澎湖社,列舉如下:
-
澎湖厝: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此區昔日曾有澎湖人移民至此,其所居住之地即名澎湖厝。
-
澎湖厝仔:臺中市大甲區德化里,源於有澎湖人遷來這裡築屋居住而得名;一說此地現有水門的地點,曾有一大水窟,為水牛沐浴之處,因水頗深,致常有牛溺死。其中間有一島狀浮地,水環圍其四周,酷似澎湖,附近民屋乃俗稱澎湖厝仔。
-
澎湖厝:彰化縣鹿港鎮廖厝里,據庄廟裕安宮碑記記載,庄內趙姓先民於明代定居金門,康熙初年徙居澎湖,後又於康熙40年(1701)入墾鹿港,故以先前居住地澎湖為名,作為開墾庄名。此應即〈重建浯江館捐題碑記〉中提及的澎湖厝。
-
澎湖島:彰化縣田尾鄉田尾村,地名緣於此地位居村中西南方的偏遠角落,似澎湖離島與臺灣本島間的關係,故村民將之戲稱為村內的澎湖島。或謂澎湖島由原名平湖轉變而來。分布範圍大致屬於該村第9鄰,田溪路一帶。
-
小澎湖:嘉義市西區小湖里居民,約在日治初期由澎湖搬遷到此定居,故稱為「小澎湖仔」。
-
澎湖書院:臺南市中西區福安里俗稱澎湖會館,為來台的澎湖同鄉、文士作為集會寓宿的所在。其土地登記為南門町三丁目78番地,就是現今的府前路一段342巷6號及304巷15弄11號等址。據土地台帳記載,大正十一年(1922)本書院土地已移轉與他人。
-
澎湖社:高雄市新興區澎湖社大港埔居民中,由外地遷來者,以原籍澎湖與臺南縣北門一帶者為多,就中澎湖人多聚居一處或兩處,北門人多散居各處,因而有人稱呼澎湖人聚居的地方為「澎湖社」。約在中山一路以西至自立二路之間,即大明里、明莊里及展昌里一帶。
-
澎湖社內:高雄市前金區榮復里,此地居民乃由澎湖移民過來,里內之文聖殿所供奉的文衡聖帝,即由澎湖馬公攜眷香火而來,故此處成為澎湖人的社區,其名稱之起源與人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光明街一帶的市場,民間亦俗稱為澎湖市場。
-
澎湖社:屏東縣屏東市扶風里,扶風里居民早期多由澎湖來此定居,多以做土木工維生,而其他地區居民見該聚落居民皆來自澎湖,故取名為澎湖社,而當地居民也以此為名,當地稱小澎湖,主要聚落分布在1-10鄰。目前原籍是澎湖的居民已經是少數了。
-
澎湖厝:屏東縣萬丹鄉萬生村,位於媽祖廟的南側「澎湖厝」是清代澎湖人捕魚,在此定居販賣所形成的聚落,當地人就稱呼澎湖人的聚落為澎湖厝
-
參考資料
-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
-
#地名資訊服務網:http://gn.geog.ntu.edu.tw/GeoNames/index.aspx
-
#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http://tcss.ith.sinica.edu.tw/
-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