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東吉山羊、東吉島山羊
-
根據裴家騏等
(2016)的調查,
東吉嶼的山羊,來自於
1970年代(
民國60年代)當地
高氏人家接受兩位
馬公友人贈送的羊隻,在
東吉放
牧羊群。大約在
1979年(
民國68年),這戶
養羊人又將
羊放牧到鄰近的
鋤頭嶼上。之後
東吉又有幾戶居民引進各個品種的種羊與母羊,於是這些家山羊開始在
東吉、
鋤頭嶼等地繁衍,形成數量龐大的羊群。
-
2019年,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由嘉義大學林政道助理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觀察到
東吉嶼當地家山羊有三個品種,分別為台灣黑山羊、乳羊品種阿爾拜因(Alpine)山羊、吐根堡(Toggenburg)山羊,也有數個品系之間的雜交個體。裴家騏等
(2016)以無人機空拍研究,指出
東吉嶼的羊群可概略分為三群:
-
第一群,分布於島嶼東邊「
大坪」一帶,集中在「
兵厝」(
日治時期海軍防備衛所)與當地有應廟「
東宮」之間,是數量最多的一群。
-
第二群,分布於
東吉氣象站和
燈塔之間,也就是
東吉島西北一帶曠野。
-
第三群,分布於島嶼南邊,大約在「
虎頭山」和「
隩蛇尾」之間。
-
裴家騏等人於
2016年空拍
東吉島羊群,計算全島羊隻有528頭,而
鋤頭嶼的羊群約有20到30頭。
-
目前由於羊群捕捉不易,當地居民年事漸高體力衰弱,加上羊隻對外販售的檢疫、注射跟運費高昂,販售時無利可圖,造成羊群所有人
高氏的後代已經不願小批捕捉販賣,轉而希望能盡數出售羊隻。
-
對於
東吉島民而言,數量高達數百頭的山羊雖然沒有直接侵害,仍然有間接影響。包括:侵入建築物與民宅,造成老舊建築物日益破損;啃食樹木與作物,即使有圍網也難以抵擋;羊群經過之處羊糞四散,有礙觀瞻,影響對外形象。
-
參考資料:
-
1.林政道等(
2019年12月)。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陸域資源調查評析。海洋國家公園委外研究案。
-
2.裴家騏等(
2016年12月)。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羊群管理策略評估。海洋國家公園委外研究案。
-
作者|吳令丞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