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舊市場紀錄

2018舊市場紀錄|拍攝日期:2018-10-16(星期二)

舊市場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舊菜市、媽宮市場、啟明市場
-
媽宮市場闢建於日治時期,為當時媽宮唯一消費市場,台灣本島的南北雜貨、蔬菜、水果、民生用品等,或本地的土產、魚菜皆在此銷售,每天從清晨至中午到處人頭鑽動,尤其民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駐防澎湖軍隊最多時,一大早即人山人海,擠得市場水洩不通,是全澎湖最繁華熱鬧的地區。可見市場的大小,是關係到人口聚集多寡的最主要因素,所以馬公早期經商致富者,皆由市場發跡。
-
到了民國七十年代受到文康市場建國市場崛起後的衝擊,啟明里人口流失,舊市場逐漸被文康市場建國市場取而代之,不僅受時空環境因素影響,也可以從此了解到媽宮城馬公市)的發展,已由南向北遷移,像新社區之光明里光榮里朝陽里等區域。自此啟明里除了每早碼頭上尚有貨輪的起卸物貨熱鬧,及幾間老店撐撐門面外,到了晚間幾乎進入了夢鄉。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清朝時期媽宮只有在媽祖宮前到水仙宮一帶,露天蓆地的魚菜攤位,日治時期,日本人認為在市街兩旁擺設攤販,在衛生及觀瞻上都不妥當,於是利用明治37年(1904)填造的海埔新生地580.3坪來興建市場(實際建物323.07坪),命名為「媽宮市場」。這個當時媽宮唯一的消費市場,設置有野菜(蔬菜)9家、魚(鮮魚)25家、鳥獸肉8家、飲食物2家、雜貨6家、蒲鉾(魚粿)4家,合計54家。大正9年(1920)改名為「馬公市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市場內東側有屋頂的部份是日本人購物區,南側是鷄、鴨、魚、豬、牛肉攤,西側北端為蔬菜拍賣場,南端及最西端為本地人購物處及麵店。計有野菜12家、青果3家、生魚21家、鳥獸肉13家、飲食物4家、雜貨12家、其他賣店2家,合計64家;並設有管理員負責管理,只在日本新年才休息停市,舊曆春節不休市。
-
馬公市場最後一任的管理員島田,每天一大早就到魚、肉攤處,要求業者將嘉臘、土魠魚與其他雜魚分開擺放,日本人吃高級魚、里脊肉,臺灣人吃雜魚、三層肉或肥肉。島田還常拿著剪刀,只要看到燙頭髮的女性,就要將她的頭髮剪掉,因此女性看到島田都溜之大吉。
-
戰後馬公市場易名為「啟明公有市場」,國軍官兵及各地居民所需的生活物品都在這裡購買。一年之中只在春節休市2至3天,豬肉攤另外在農曆每月初三、十七兩天停市。首任管理員是本地人呂旺,每天向市場內的商家收清潔費,滿一個月後再上繳給鎮公所。
-
民國54年(1965)啟明市場甲棟後端(中山路3巷33-8號)的燒餅店發生火災,燒毀了甲、乙棟共8間店舖,28事後再由受災戶自行重建(但是並沒有所有權)。民國67年(1978)2月市場改建為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一樓共有22個攤位,包括魚攤、肉攤和菜攤等,地下室由「中國行」租用,在當年9月開設全澎湖最早的超市─「中信超級市場」;二樓則是民國68年(1979)8月開幕的「海神西餐廳」。31但是啟明市場卻沒有因此而挽回日趨蕭條的生意,後來曾有改建為大樓的提議,但是因為現住戶得不到滿意的回饋條件,引起嚴重的抗議,而胎死腹中,目前僅剩下三、五家商店還留在市場中苟延殘喘。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2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8-05。知識更新|2021-11-1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