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
雨量-
水是生物構成最重要的元素,亦為生命起源之處,動植物生長都需要水分,故水量多少可以影響一地環境及發展。人類用水以淡水為主,而
雨量是重要的淡水來源。平均而言,降雨因素包括颱風、梅雨、鋒面、地形雨、
季風雨等。
-
臺灣平均
雨量可達2,000公釐,但澎湖地區只有951公釐、距離
七美較近的
東吉島也只有974.9公釐,連1,000公釐都未達,澎湖是全臺灣
雨量最少之縣分,可見平日
雨量缺乏。以
澎湖氣象站與
東吉島氣象站相比,
雨量雖然差異不大,但
東吉島冬季
雨量較少,
雨量更集中在夏季。根據過往紀錄,澎湖地區最大
雨量以
1938年最多,有1,793公釐的紀錄;最少
雨量為
1916年的323公釐最少,此高低間相差甚大,可能與測量器具及技術有關。
雨量稀少,連帶會影響水文及民間用水。
-
二|乾濕季及溫度
-
澎湖地區雖然
雨量甚少,年累積不足一千公釐,但其中仍可見到明顯的乾濕季。每年約四月起,是雨季的開始,一直至九月都在雨季之中,此六個月共計有756.3公釐的
雨量,約佔全年累計八成之
雨量。自十月起至隔年三月,期間
雨量稀少,為明顯之乾季。
東吉島降雨天數更少,但
雨量卻較澎湖地區更多,可見夏季暴雨之情況。
-
根據
七美當地居民所述,
七美平時
雨量甚少,夏季中亦只有梅雨及颱風才有相當
雨量。由降雨天數統計看來,雨季降雨天數與乾季差異並不太大,但累積數量遠遠超過,是短時間內落下大量雨水才會如此,如
民國九十三年(2004)敏督利颱風,一小時內即降下75.5公厘的
雨量,一日內降下488公厘的
雨量,幾乎佔全年一半,故可證明
七美地區
雨量缺乏,降雨多靠梅雨及颱風。
-
七美地區降雨雖少,但在四面環海、水氣調節的情況下,濕度相當高。澎湖平均相對濕度82,近
七美地區的
東吉島相對濕度84,臺灣本島只有高山地區濕度大於此地。
七美島嶼面積小,平時即感濕潤,風多由海上吹拂而來,常挾帶海水氣息登陸,若長久在風環繞下,身體便有海水之鹹膩感,亦見
七美濕度高。
-
三|
雨量稀少之原因
-
(一)地形雨少:
七美雖為海洋圍繞,但由於島嶼地勢甚低,全島最高地區才六十六公尺,無法攔阻水氣,故地形雨少。(二)熱雷雨少:所謂熱雷雨,即為蒸發量強,加上空氣對流旺盛所形成的,熱雷雨雨勢大、時間短、地區小、也就是平常所稱的「午後雷陣雨」。
七美地區雷陣雨也少,因處在北回歸線下,此帶為氣流下沈處,導致空氣穩定,對流不多,故熱雷雨少。(三)颱風雨少:本區主要降雨為梅雨及颱風,但
七美雨量必須視颱風行進路線,因颱風常為臺灣地區帶來大量豪雨,行進至
七美時
雨量減少,有時甚至帶來焚風、鹹風等現象,加上
七美地勢不高,故颱風時
雨量也難與臺灣本島相比。
-
資訊來源』
七美鄉志
知識建檔|2017-11-1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