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故事
鬼怪傳說
區:
七美鄉
南港村
故事
───
南嶼原有鮫人住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的〈錦瑟〉七律,陪伴許多青春年少,度過無病呻吟的歲月。尤其莊生夢蝶、望帝杜鵑等故事,更增添此詩晦澀不明的神祕感。西晉張華《博物志》: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又,東晉干寶《搜神記》: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滄海月明珠有淚」,即是此則神話的借喻。
-
小時候,閱讀此則童話故事,心嚮往之,卻不知南海在何處。長大後,才知道鮫人的故里就在澎湖的
南大嶼
。
-
乾隆9年
(1744)
,巡臺御史六十七公餘蒐集「近時臺灣詩文」編輯成《使署閒情》一書。該書收錄范學洙的〈澎湖三十六島歌〉,其中有「南嶼原有鮫人住,後以風濤居始遷」。意即
南大嶼
、
大嶼
,也就是今日的
七美
。南嶼為鮫人的故鄉,鮫人不僅泣淚成洙,又善女紅出鮫綃紗,以為服,入水不濡。南嶼清初,澎湖南海諸島在吏治鞭長莫長與盜賊危害的考量下,徙民虛地,將南嶼居民徙歸
八罩
,永為禁地,不准報墾。或許范氏想像南嶼即為南海之島: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然而,水居如魚的鮫人到底是畏懼風濤或是畏懼苛政之虎才離開自己的故居呢?
-
19世紀末《
澎湖廳志
》中記載
七美人塚
故事的原型:「
八罩
而南為
南大嶼
,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
-
然而,18世紀中期,澎湖已有美人魚─鮫人的傳說,她們的故鄉在南嶼。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在南嶼─今日的
七美
。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0-11-17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馬公城隍廟敬字社德善堂神明牌位
|
重慶里
|
牌位
城隍廟「靈聲應報」楹聯
|
明治
|
重慶里
|
楹聯
北辰宮「惠澤神功」楹聯
|
明治
|
長安里
|
楹聯
廣沾厚澤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明善堂匾
|
長安里
|
匾額
深叨靈佑匾
|
戒嚴期
|
長安里
|
匾額
烏崁靖海宮中元節普渡查夜
|
烏崁里
|
秋季祭儀
例授武畧騎尉顯祖考陳公玉清之佳城墓碑
|
光緒
|
石泉里
|
墳墓
覃恩廣被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東甲北極殿囝仔普
|
啟明里
|
秋季祭儀
廣沾厚澤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例授武畧騎尉顯祖考陳公玉清之佳城墓碑
|
光緒
|
石泉里
|
墳墓
白洗下
|
山水里
|
崖壁地名
明善堂匾
|
長安里
|
匾額
萬善廟
|
案山里
|
有應廟
烏崁靖海宮中元節普渡查夜
|
烏崁里
|
秋季祭儀
西吉宮
|
昭和
|
朝陽里
|
王爺廟
福德宮
|
小門村
|
土地公廟
天湖宮
|
花嶼村
|
王爺廟
覃恩廣被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平台知識總數
7,72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