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古厝
中屯張氏古宅〇號|
白沙鄉中屯村〇號|
拍攝日期:2021-06-13(星期日)
文化
族譜
張姓
白沙鄉
中屯村
中屯村族譜
───
中屯張姓
白沙鄉
中屯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中墩嶼張姓
-
中墩嶼
張姓開基始祖為張寧,南明、永曆晚期自浯江徙澎。
中墩嶼
張氏8世張甲《澎湖
中屯
張家族譜.張氏分支澎湖
中墩
譜序》載:蓋自金門分派澎湖以來,先世失傳,後人忘考。余自幼讀書,念及祖宗,細訪淵源,無處可考。及至長大,冀其成名,望其上進,屢試不第,抱抑予懷;或查之
瓦硐港社
族譜,不對;或訪之
雙頭掛
譜序,略符;未知本派出自金門何鄉而來。
-
按
瓦硐港張氏
始祖張阮,係
大赤嵌社張氏
開澎始祖
張隱
次男張遠英次子;
張隱
則係漳州、漳浦灶山、頂埭頭,張氏9世祖,
崇禎10年
(1637)
遷澎;
雙頭跨社
始祖
張尾涼
,南明、永曆初期,由泉州、南安、石井鄉徙澎;故
中墩嶼
張氏,實與上述二社張氏,不同支系。《金門縣志.人民志》載:張氏,黃帝子青陽氏之後,共有十四望,而以清河為著。張姓南遷入閩,有早在唐初及唐末者,有後在南宋及元初者。唐貞元間,隨牧馬監陳淵來浯者有十二姓,張亦其一,惟其裔無考。今浯之張氏,約有四系:青嶼張、宋末有張均正者自泉州來浯。沙尾張,其始祖張山峯,明中葉自同安、石潯遷浯,居於庵前;至清初,支孫名輝慶者徙居沙尾。大嶝張,元末有張朝南者自南安、章文村遷來,卜居大嶝、南尾,後改名陽塘。烈嶼張,係清中葉自同安、板橋遷浯,定居後宅。
-
中墩嶼
張姓始祖張寧,祖牌內文未載生卒年,至5世祖張歷,始載生於
乾隆22年
(1757)
,推算張寧約生於南明、永曆初期,南明、永曆晚期徙澎。若
中墩嶼
張氏果由金門徙來,依張氏遷浯時間推斷,應以「青嶼張」、「沙尾張」、「大嶝張」三者之ㄧ,為其原籍。
-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
中墩嶼
張氏居有三合院8間,聚居社內(
東邊
)。國內著名運輸企業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系出
中墩嶼
張氏,為張寧10世裔孫;其父張舉善自
中墩嶼
徙基隆(其祖宅在今
中屯村
32號,惟屋已坍毀)。現服務於本縣市
白沙
分局的警官張德川,則係張寧12世裔孫。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知識相簿|
隱藏連結
中屯張氏古宅〇號
3
張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海海人生海為田:澎湖海洋產業的糾葛
|
漁業
第一秋芳爛有光:澎湖的天人菊
|
植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紅羅劉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許姓
|
紅羅村
|
族譜
鎮海城址
|
講美村
|
建築
榮耀故里:許明祿與港仔尾26號民宅
|
許家村
|
人物
扶鸞:許家村敦化社興善堂
|
許家村
|
法師乩童
烏崁陳姓
|
烏崁里
|
族譜
湖西村辛氏佳城
|
湖西村
|
文物
李王宮
|
水垵村
|
寺廟
鎮南廟
|
水垵村
|
寺廟
蔡廷蘭
|
興仁里
|
人物
白沙海園
|
鎮海村
|
建築
威靈宮
|
五德里
|
寺廟
中宮廟
|
東安村
|
寺廟
環海徵靈匾
|
東安村
|
文物
許家下社西宅房祖厝
|
許家村
|
建築
紅羅蔡姓
|
紅羅村
|
族譜
紅羅陳姓
|
紅羅村
|
族譜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124
則